[实用新型]植物纤维弹性卷筒有效
申请号: | 200720200524.0 | 申请日: | 2007-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1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会;林坚;戴正烈;张扬军;朱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27/00 | 分类号: | A47C27/00;A47C27/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55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纤维 弹性 卷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纤维弹性卷筒,属于植物纤维弹性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在90年申请的中国专利90100464.2公开了一种生产棕纤维弹性材料的方法,其中所用的棕纤维是采用山棕的棕片和棕板进行分解得到的。山棕,是指棕榈,拉丁名:rachycarpus fortunei,别名:棕树、山棕,科属:棕榈科棕榈属。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全天然棕纤维弹性材料制作的床垫、隔音板等产品的需求以及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山棕的种植范围、产量有限,限制了全天然棕纤维弹性材料的发展。同时,中国专利90100464.2制作得到的产品,棕纤维弹性材料的弹性主要依靠棕纤维体本身的张力。为了保证弹性材料的弹性,棕纤维之间连接紧密,透气性不够理想,同时也加大了棕纤维的使用量,但即使如此,棕纤维弹性材料的弹性仍然不够理想,必须采用大厚度的弹性垫。因此现有的制作方法也有待提高,以提供更加舒适的床垫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棕纤维弹性垫的弹性、减少产品重量、提高产品舒适度以及透气度的植物纤维弹性卷筒,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并得到一种更好的弹性垫。
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纤维弹性卷筒,弹性卷筒的构造为截面为圆形、半圆形、多边形或梯形的弹性筒体(3)。
上述的植物纤维弹性卷筒,弹性筒体(3)的截面为中空形状。
上述的植物纤维弹性卷筒,弹性筒体(3)的截面为圆环形。
上述的植物纤维弹性卷筒,弹性筒体(3)横向或纵向排列成弹性卷筒层(4)。
上述的植物纤维弹性卷筒,在弹性卷筒层(4)之间设置用于固定的纤维塑性层(6)。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对现有专利制作得到的纤维弹性片材进行了再次加工,制作出弹性卷筒,弹性卷筒可以采用圆形、半圆形、多边形或梯形等各种几何形状,并可以将卷筒制作为中空形状,利用弹性卷筒自身的几何形状来提高弹性和使用寿命,经申请人研究发现,将纤维弹性片材制作成弹性卷筒后,不仅仅依靠植物纤维丝自身的弹性提供弹力和支撑力,还通过卷筒整体形状的变形,来提高产品的弹力和支撑力,而弹性卷筒之间的空隙还可以减少棕纤维的使用量。申请人试验发现,弹性卷筒采用横向排列时,卷筒受力挤压后,可在多个方向上产生变形,当外力消失后,恢复原状;在可形变范围内具有很好的支撑性。其受力示意图见图9,图10。与原有的弹性材料相比,其可变形的幅度大大提高,既节约了材料又提高了弹性。经过大量试验发现中空的弹性卷筒的弹性更好,同时也更节约材料,因此弹性卷筒的截面形状优选圆环形。弹性卷筒垂直排列时,卷筒的变形小,主要是垂直方向上纤维材料的变形,此排列结构得到的弹性卷筒层的弹性基本上是与原有材料一致的,其主要特点是提高了其透气性,提高了弹性材料的整体支撑性,降低了成本,在弹性与原有制造方式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极大地降低棕纤维的使用量。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卷筒层和现有纤维弹性片材结合,可以得到一种更优良的弹性垫,用于制作各种全天然植物的中高级床垫。因此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植物纤维弹性垫材比现有的植物纤维弹性垫材的密度降15%~30%;2.植物纤维弹性垫材比现有的植物纤维弹性垫材舒适性有一定提高,主要表现为:人体压力分布提高,压力降低10%~20%;3.植物纤维弹性垫材密度均匀,表面无明显凹陷或突起。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片纤维片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纤维弹性卷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纤维弹性卷筒层横向排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纤维弹性卷筒层纵向排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单片纤维片材粘合为纤维塑性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两组弹性卷筒层夹一组纤维塑性层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加入舒适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弹性垫的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弹性卷筒的受力示意图;附图10是弹性卷筒层的受力示意图;附图11是多边形弹性卷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2是梯形弹性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室高压气淬真空炉
- 下一篇:综合孔径相位测量与补偿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