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釜底倾斜的还原釜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0264.7 | 申请日: | 200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68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强;黄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世纪天元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5/16 | 分类号: | C22B5/1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550002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还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还原釜,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真空冶炼用的釜底倾斜的还原釜。
背景技术
在金属真空冶炼生产中,经过配料压制工序生产出的还原物料送入还原罐中进行还原反应,一般要求还原反应温度高于1100℃,压强小于13Pa。通过燃料加热还原炉内的还原罐或加热还原釜的辐射管使还原物料达到所要求的温度值实现还原反应。现有还原罐是管状中空结构,放置在还原炉中来加热还原物料,热量从还原罐的外部向物料传递,热传导率低,温升缓慢,要达到反应温度所需要的时间非常长,现有的还原罐从加料到还原反应基本完成所需要时间一般在8~12小时之间,生产能力有限。在半连续法中采用还原反应釜加热还原物,虽然反应温度高,但采用电力加热,能源费用高居不下;反应物料形成液态,产品纯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釜底倾斜的还原釜。可以减小还原反应时间,提高生产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并便于排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釜底倾斜的还原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釜体1,釜体为箱体或圆筒结构,釜体底部倾斜设置,釜体顶部倾斜或水平设置,釜体中设置一组贯穿釜体并按阵列排列的辐射管2,釜体底部最低点侧面的釜体上设有排渣口3,釜体底部最高点与排渣口相对处的釜体上设有辅助排渣口4,釜体顶部或侧面最高点设有装料口5,釜体顶部最高点侧面的釜体上设有金属蒸汽真空抽气口6。
上述的釜底倾斜的还原釜中,所述釜体1的底部与水平面夹角3550度倾斜设置。
前述的釜底倾斜的还原釜中,所述釜体1的前后两侧壁与垂直方向呈060度倾斜设置。
前述的釜底倾斜的还原釜中,所述的辐射管2在还原釜中垂直或水平以等间距阵列排列设置。
前述的釜底倾斜的还原釜中,所述阵列排列的辐射管2管与管间距为8~20厘米。
前述的釜底倾斜的还原釜中,所述釜体的底部和顶部是锥面或圆弧面的过渡面7。
前述的釜底倾斜的还原釜中,所述的釜体1采用耐热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
前述的釜底倾斜的还原釜中,所述金属釜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碳化硅层8。
前述的釜底倾斜的还原釜中,所述的釜体1的侧面设置有加强筋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还原釜中的辐射管直接与还原物料接触,提高了还原釜中的反应温度,可以减小还原反应时间,提高生产能力;降低能源消耗。还原釜的釜体如采用碳化硅制作,可以降低还原釜的制作成本,并延长还原釜的使用寿命。在还原釜最低点设有排渣口,并在与排渣口相对的釜体上设有辅助排渣口,可以用渣钎插入辅助排渣口辅助排渣,所以排渣更容易,提高排渣效率,减少热能的损失。由于在釜体顶部最高点的侧面单独设有金属蒸汽真空抽气口,解决了还原釜中大量金属蒸气收集困难的问题,与装料口分开避免污染,提高产品的纯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金属还原釜的结构及还原釜在还原炉中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2是装料口设在釜壁侧面最高位置的还原釜在还原炉中倾斜放置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还原釜前后两侧壁与垂直方向夹角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料口设在釜体顶部最高点的方形还原釜外形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料口设在釜体侧面最高点的方形还原釜外形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还原釜为圆形时的外形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还原釜为圆形时的俯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釜体,2辐射管,3排渣口,4辅助排渣口,5装料口,6金属蒸汽真空抽气口,7过渡面,8碳化硅层,9加强筋,10还原炉,11上或左燃烧室,12下或右燃烧室,13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还原釜,结构如图1所示,外形如图4所示,其结构它包括釜体1,釜体为箱体或圆筒结构,釜体底部倾斜设置,釜体顶部倾斜或水平设置,釜体中设置一组贯穿釜体并按阵列排列的辐射管2,釜体底部最低点侧面的釜体上设有排渣口3,釜体底部最高点与排渣口相对处的釜体上设有辅助排渣口4,釜体顶部或侧面最高点设有装料口5,图5所示是装料口5设在釜体侧面最高点的还原釜外形图。釜体顶部最高点侧面的釜体上设有金属蒸汽真空抽气口6。所述釜体1的底部和顶部呈35~50度倾斜设置。所述的辐射管2在还原釜中以等间距的阵列排列。所述阵列排列的辐射管2管与管间距为8~20厘米。所述釜体的底部和顶部为锥面或圆弧面的过渡面7。所述的釜体1采用耐热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金属釜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碳化硅层8。所述的釜体1采用碳化硅材料制成。所述的釜体1的侧面设置有加强筋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世纪天元矿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世纪天元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头夹持器
- 下一篇:一种手机键盘及使用该键盘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