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钩功能打窝钓鱼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200243.5 | 申请日: | 2007-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88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德;彭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新德;彭志民 |
| 主分类号: | A01K97/02 | 分类号: | A01K97/02 |
| 代理公司: | 通化旺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伟 |
| 地址: | 1351***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钓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器具,即多钩功能打窝钓鱼器。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对于爱好垂钓者,只研究垂钓的诱饵和钓鱼杆的应用,对于“喂窝”难题无法解决,部分垂钓者用船、胶圈、游泳往深水远距离送饵料来吸引鱼上钩,不仅费劲费力,而且风险性及大。在鱼钩分布上,也有采用带有两个鱼钩的脑线,其缺点是两条带鱼钩的脑线容易缠绕在一起,使用不方便,影响钓鱼效率和情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一次下钩就能够多钓鱼的多钩功能打窝钓鱼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多钩功能打窝钓鱼器包括一个鱼钩连接体,连接体上连接有多个鱼钩,连接体上还连接有一个或多个能露出鱼铒的鱼铒盒。
使用方法:把“打窝钓鱼器”挂在杆具鱼线的尾端上,将“打窝钓鱼器”上的钩挂上诱饵,再把“打窝钓鱼器”内装满所带的铒料,依原钓鱼的正常姿势把“打窝钓鱼器”甩进你要甩的目标水里,“打窝钓鱼器”甩出到水面后,“打窝钓鱼器”自动打开,将内装的饵料撒入水里,这时饵料随钓鱼钩一同落入水底,过十几秒钟后再将鱼线慢慢带紧即可,鱼见到饵料后就不会离开此处,很快就咬上带有诱饵的钩。鱼铒盒可以是遇水面自动打开(优选此结构),也可以是入水后沉底散发出饵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计有鱼钩连接体,可以围绕连接体多连接鱼钩,增加鱼咬钩的机会;配备鱼铒盒,可以携带、散布更多的鱼饵,吸引鱼群咬钩,每次垂钓都能比原来钓鱼多钓几倍或高达十几倍数量的鱼,可以说钓大鱼更是最加的好产品。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多钩功能打窝钓鱼器包括一个鱼钩连接体1,图中鱼钩连接体1是一个塑料圆盘,不限于此,还可以是连接片、连接块、连接条等等。多个鱼钩2(图中为五个,数量没有统一规定)沿鱼钩连接体1圆周呈辐射状布置。鱼钩连接体1上还连接有一个能露出鱼铒的塑料鱼铒盒,鱼铒盒不限于一个,根据需要可以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的鱼铒盒结构方案之一是由盒体4和插套盖在盒体4上的盒盖5组成,盒盖5上有配重6,配重6为固定在盒盖5里面的铅坠。图中为鱼铒盒的盒盖5与盒体4分离打开状态。连接盒体4的鱼线7穿过盒体4内与盒盖5里面连接(图中连接在盒盖5里面的铅坠上)。鱼铒盒甩到水面后,盒盖5上的配重6大于盒盖5与盒体4的插套连接力和鱼铒盒所受到的浮力,迫使盒盖5自动打开,将内装的饵料撒入水里,这时饵料随钓鱼钩一同落入水底,达到诱鱼上钩的目的。鱼铒盒上也连接有鱼钩。
鱼铒盒的另外两个方案是鱼铒盒表面分布有露出鱼铒的孔或鱼铒盒为网笼形状,入水后,鱼铒盒的盒盖与盒体不分离,鱼铒是在水的浸泡后散出。鱼铒盒的结构不限于此,只要能携带鱼饵并散出,均在保护之列。
本产品适用于大、中、小型水库、自然泡子及江河稳水处。可垂钓鲤鱼、草鱼;鲫鱼、武昌鱼、黑鱼、鲶鱼、花白鲢等各种鱼。海里垂钓也是最佳产品。
本产品应用于海杆、机杆、大坠、手杆等。钩挂的诱饵种类很多,如嫩玉米粒、豆饼块、颗粒料、河虾、蚯蚓、泥鳅鱼、商场卖的诱饵料等。鱼铒盒内装饵料范围很广,如:新、老玉米粒、豆粕、颗粒饵料、饼类、玉米面、小米类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德;彭志民,未经李新德;彭志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2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性环氧乳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钴淀积的假片作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