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给排水管道过楼导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0186.0 | 申请日: | 200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9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丰剑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剑桥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彭乃恩;陈庆元 |
地址: | 4140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排水管道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及给排水管道的附件,特别指建筑物安装给排水管道过楼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安装给排水管道时,一般的做法是:根据设计图上的管件规格,在倒制楼板时预先留下一个足够大的孔,待房屋主体完工后再进行给排水管道的安装。安装管件前,须在预留孔内预先埋设一根比管件口径稍大的套管,安装套管时需装置吊模或顶模后,再灌注混凝土将套管与楼板连为整体,待混凝土凝固老化后拆除模板,再将管件穿过套管进行安装。管件固定后在管件与套管之间需填充密封物,阻止上层余水顺管壁往下层渗漏,套管模板密封填充物都是临时选用的,没有固定的标准,在施工操作时也不容易做到标准化,因此难以避免水泥浆渗漏、挂流和模底不整,以及日后楼板渗水和管件难以伸缩、拆装等不良后果。如果套管位置装配不到位,还需拆除重装,耗工、耗时,极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创新,提供一种简单、实用,便于施工的建筑给排水管道过楼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构造一种过楼导管,它的特点包括:
1)导管底模板,用于封闭楼板预留孔一端,让混凝土浇灌在导管底模板上部的导管周围;
2)导管,用于支撑和连接导管底模板和密封止水组件,让管件有合理间隙通过固定楼板中的导管;
3)密封止水组件,用于密封导管与管件之间的间隙,使水不能顺管件流到楼板下;
其中,导管底模板固定在导管底部,密封止水组件设在导管顶部,安装导管时,导管底模板紧贴楼板,将楼板预留孔底部封住,密封止水组件的密封止水环可以起到固定导管的作用,在预留孔顶部导管周围间隙内灌浆封闭。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用于室内外给排水管道与楼板结构部位,密封、止水、防渗漏效果极佳,便于及时浇注混凝土封闭预留孔固定管件。
2、操作简便快捷,节省工时,预留孔封闭工作一次完成,免却了安装套管、止水环以及装模拆模等工序。
3)施工面齐整美观,避免了以往封闭预留孔时因装模不当而引起的水泥浆渗漏、挂流和拆模后不平整,以及日后渗水等现象。
4)节约施工成本,使用该产品简化了施工工序,大大缩减了施工工时,降低劳动强度。
5)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批量生产且能与现行的各类给排水管件很好的配套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分解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3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
1)导管底模板(1),用于封闭楼板预留孔一端,让混凝土浇灌在导管底模板(1)上部的导管(2)周围;
2)导管(2),用于支撑和连接导管底模板(1)和密封止水组件(9),让管件(8)有合理间隙通过固定楼板(7)中的导管(2);
3)密封止水组件(9),用于密封导管(2)与管件(8)之间的间隙,使水不能顺管件(8)流到楼板(7)下;
其中,导管底模板(1)固定在导管(2)底部,密封止水组件(9)设在导管(2)顶部,安装导管时,导管底模板(1)紧贴楼板(7),将楼板预留孔底部封住,密封止水组件(9)的密封止水环可以起到固定导管的作用,在预留孔顶部导管(2)周围间隙内灌浆封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管底模板(1)和导管(2)之间还设有支撑筋板(3),支撑筋板(3)为三角形结构,对称均布在导管(2)周围。所述的密封止水组件包括止水环(5)、止水环卡槽(4)、止水环端盖(6),其中止水卡槽(4)设在导管(2)顶部,为一大圆环内台阶,止水环(5)设在止水卡槽(4)内,止水环端盖(6)盖在止水环卡槽(4)顶部。所述的止水环卡槽(4)和止水环端盖(6)之间为螺纹连接,也可以是在止水环卡槽(4)和止水环端盖(6)之间设置凹凸相间的卡槽固定。所述的导管底模板(1)为圆形结构,也可以是椭圆形或者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题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剑桥,未经丰剑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真空包装机
- 下一篇:后轮旋转伸缩减震折叠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