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状电机的行程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0076.4 | 申请日: | 200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72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罗银荣;沈恩明;沈荣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南洋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00 | 分类号: | G05D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09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状 电机 行程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状电机,特别涉及一种管状电机的行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卷帘门因启闭方便,操作灵活,使用占地空间少,价钱低廉,已被广泛应用到了车库、仓库和店面等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动起降的电动式卷帘门也已被各个行业广泛运用,因此管状电机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客户对管状电机的要求已不仅仅是电动起降与自动限位,而是对如何使运动行程更准确,调节起降行程更方便有了很高的要求,而现有的管状电机的行程控制装置,还存在结构较复杂,行程控制装置结构布局不合理、行程调节准确度差、使用不稳定等较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程控制准确,结构简单,内部零件连接稳定,造价便宜,调节方便的管状电机的行程控制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管状电机的行程控制装置,包括设有两个限位调节孔(2)的基座(1),后端支架(4)和连接在基座(1)上的前端支架(3),其特点是,在前端支架(3)上连接有内齿限位套(5),在后端支架(4)上连接有两个限位开关(6)、(7),在前端支架(3)与后端支架(4)之间连接有内六角套管(8)、 (9)、顶块(16)、(17)和左、右旋丝杆(10)、(11);在左、右旋丝杆(10)、(11)上连接有螺母(12)、(13),螺母(12)、(13)与左右丝杆(10)、(11)一同位于内六角套管(8)、(9)内,顶块(16)、(17)套在左、右旋丝杆(10)、(11)上,并且一段位于内六角套管(8)、(9)内,并且顶块(16)、(17)与限位开关(6)、(7)相互配合;同时在内六角套管(8)、(9)的一端设有齿轮(14)、(15),齿轮(14)、(15)与内齿限位套(5)上的内齿相互配合。
上述的一种管状电机的行程控制装置是,在左、右旋丝杆(10)、(11)的一端连接有齿轮(18)(19),齿轮(18)、(19)位于基座1内,并且在基座1内还设有可与齿轮(18)、(19)配合的蜗杆(20)、(21),蜗杆(20)、(21)可通过限位调节孔2对其转动。
上述的一种管状电机的行程控制装置是,在左、右丝杆(10)、(11)的两端各有一段为光杆,顶块(16)、(17)套在左、右丝杆(10)、(11)的光杆上,并且与左、右丝杆(10)、(11)上的螺纹相接触,在后端支架4上设有可使左、右丝杆(10)、(11)的光杆穿过的定位孔,同时在左、右丝杆(10)、(11)的光杆套有弹簧(22),弹簧(22)两端面分别顶在顶块(16)、(17)和后端支架4上;在左、右丝杆(10)、(11)的另一端光杆上也套有弹簧(22),弹簧(22)两端分别顶在左、右丝杆(10)、(11)的螺纹上和齿轮(14)、(15)上。
上述的一种管状电机的行程控制装置是,前端支架(3)与后端支架(4)之间设有支撑板。
上述的一种管状电机的行程控制装置是,内六角套管(8)、(9)采用塑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两根内六角套管对其内部运动的螺母进行限位,保证螺母在左右丝杆上运动的稳定性和电机行程的准确性;采用左、右旋丝杆将两个限位开关设在管状电机的同一端,即可方便管状电机行程的调节,又有效的保证了管状电机的长度与细度,同时两根内六角套管采用塑料制成,节约了制作成本,降低了管状电机重量,而且可防止内六角套管与螺母之间生锈而无法运行。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与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E-E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南洋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南洋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0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用总线控制电子开关
- 下一篇: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