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真空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9390.5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05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田须然;胡松林;王培武;刘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76 | 分类号: | B29C47/7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714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真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挤出生产中用于真空脱挥的真空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挤出生产中,真空脱挥是重要一步。目前真空脱挥中普遍使用的真空室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真空室主体及安装在其侧面的排气管道,排气管道为水平管道。真空室主体底部通过螺纹连接与真空插件一同固定在真空螺筒处,真空插件上带有脱挥口。工作时通过真空泵在真空室主体中形成负压,可抽取螺筒中的气体,从而达到脱挥的目的。真空室中所抽取的脱挥气体,经脱挥口从真空室主体侧面的排气管道中排出。
真空脱挥气体主要为水分和小分子物质,而且颜色为深黑色。在实际生产中,脱挥气体会快速冷凝为液体,在经过排气管道时由于真空室主体的排气管道为水平管道,液体不易流出,会积聚在排气管道处,如果生产时间长,积聚的脱挥物会通过真空插件上的脱挥口回流入螺筒中,会对产品造成污染,导致产生大量不合格品。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真空室装置进行改进,以解决脱挥物积聚回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脱挥的新型真空室装置,能克服现有技术中脱挥冷凝后的液体容易排出,以克服现有设备存在的上述缺陷。
这种新型真空室装置,包括真空室主体1和排气管道2,排气管道位于真空室主体的侧面,且呈倾斜状。
该排气管道连接到真空室主体的排气管道固定端21位置高于排气管道游离端22,且排气管道与水平面成5°-70°夹角。
这种新型真空室装置,由于真空室主体侧面的排气管道呈倾斜状,与水平面有一定的角度,与现有的同功能真空室装置相比,真空脱挥后冷凝的液体更容易通过排气管道排出,避免了液体回流入螺筒,能有效防止液体积聚回流,有利于产品质量和颜色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真空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真空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真空室主体,2-排气管道,21-排气管道固定端,22-排气管道游离端,3-脱挥口,4-真空插件,5-真空螺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真空室装置,它是对现在普遍使用的同功能装置的一种改进。其具体结构包括真空室主体1和排气管道2,排气管道呈倾斜状安装在真空室的侧面,排气管道连接到真空室主体1的排气管道固定端21高于排气管道游离端22。排气管道与水平面成45度夹角。
真空室主体1底部通过螺纹连接与真空插件4一同固定在真空螺筒5上,真空插件上带有脱挥口3。真空室主体1中通过真空泵形成负压,抽取螺筒5中的脱挥气体。抽取的脱挥气体经脱挥口进入真空室主体,真空脱挥后冷凝的液体,通过排气管道将液体排出。根据力学原理,由于排气管道2倾斜,冷凝液体容易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93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密封真空室装置
- 下一篇:有机发光器件和用于制造有机发光器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