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层电缆垂直吊装夹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99378.4 | 申请日: | 2007-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11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汪鹤寿;周镇江;乔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钟玉敏 |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 电缆 垂直 吊装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装夹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高层垂直电缆吊装作业过程中能够水平转向一次到位的超高层电缆垂直吊装夹具。
背景技术
在电气安装工程中,高层建筑垂直电缆吊装作业越来越普遍,同时随着建筑物高度不断攀升,电缆需承受垂直拉力越来越大,从钢带铠装到粗钢丝铠装,电缆的截面不断增大和重量越来越重。为确保供电可靠性,超高层电缆中间是不应有接头的,亦称电缆采用不间断方式敷设,不管有多少高度,保证电缆是整根一次敷设到位。
高层建筑对垂直电缆专门设置有竖井,电缆竖井既是电缆及其桥架装置场所,又是电缆吊装通道。电缆吊装固定滑轮设置于竖井顶上,电缆终端位置离定滑轮尚有相当长距离,因此电缆在垂直吊装到预定高度后,将涉及到电缆水平转向问题。以往水平转向敷设方法是:将电缆吊装牵引头用环链手拉葫芦予以暂时固定保险,然后将电缆中间吊装夹具固定在电缆上,牵引电缆钢丝绳和卸夹往下放到电缆中间吊装夹具并与之连接。当确认完成牵引钢丝绳收紧受力后,松开电缆吊装牵引头上环链手拉葫芦,把电缆头转向水平,在电缆逐步往上提升的同时,水平方向则采用人工牵引方法同步进行。电缆敷设到位后,从上到下把电缆固定在桥架上,然后卸去电缆中间吊装夹具。在整个吊装过程中电缆牵引头临时加固保险、电缆中间吊装夹具装和卸都是在高空中施工作业,不仅需要很长的作业时间,同时对于吊装过程中垂直方向下作业人员具有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潜在危险。
由于电缆吊装需到达绝对高度都在200~300m,甚至需要超高300m以上;为满足超长度垂直起吊电缆自身强度需要,电缆均为选用粗钢丝铠装,本身单位长度自重例如ZR-YJV42/10kV 3×120mm2可达到13.9kg/m,按250m长度电缆自重达到近3.5t。同时考虑卷扬机启动瞬间会产生一定的加速度,所有和电缆连接夹具承受的拉力大于电缆静止状态下的自重,电缆夹具的设置既要满足电缆吊装整个过程牵引力的要求;又不能伤及电缆外皮影响使用寿命,同时要考虑到电缆水平转向后方便的牵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完全能保证电缆施工质量要求,同时可节省人力大大降低高空施工安全风险的超高层电缆吊装夹具,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高层电缆垂直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夹具、副夹具和牵引钢丝绳,所述副夹具设置在主夹具上端,牵引钢丝绳末端与主夹具上端固定连接,牵引钢丝绳与电缆通过副夹具相互夹紧固定。
还包括钢丝绳转动吊具,转动吊具是串接在牵引钢丝绳和主夹具之间,位置在副夹具上部。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夹具、副夹具、牵引钢丝绳,主夹具为起吊电缆受力夹具,是牵引钢丝绳和电缆直接连接部位;副夹具为电缆吊装过程中保护夹具,起吊全过程中副夹具不受垂直拉力,其作用是保持主夹具以上电缆不致弯曲。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吊装夹具吊装的电缆不仅能满足整个吊装过程中牵引力的要求,而且不伤及电缆外皮影响使用寿命,而且电缆水平转向后更加便于牵引,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副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钢丝绳转动吊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超高层电缆垂直吊装夹具,包括主夹具1、副夹具2和牵引钢丝绳3,所述副夹具2设置在主夹具上端3,牵引钢丝绳3末端301与主夹具1上端固定连接,牵引钢丝绳3与电缆4通过副夹具2相互夹紧固定。
所述主夹具1包括钢板101、半圆管状定位器102和夹箍103,所述电缆4固定安装于钢板101与定位器102之间通过夹箍103夹紧固定。
所述副夹具2为间隔设置在主夹具1上端的若干扁钢抱箍201,所述副夹具2的长度与电缆4水平需转向的长度相适应。
所述主夹具1上端设有卸扣104,所述牵引钢丝绳3下端通过卸扣104与主夹具1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93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运行的工业卷帘门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形成其栅极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