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粘过箔辊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9289.X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63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林至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6/00 | 分类号: | B41F16/00;B41F19/06;B41G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11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烫印模切机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自动烫印模切机种的过箔辊。
技术背景
请参阅图1,为自动烫印模切机纵向送箔烫印箔走向示意图,送箔辊1转动后,将烫印箔2从放箔盘3拉出后,经第一过箔辊4、第二过箔辊5,进入由加热板6、蜂窝板7、烫印板8及承印板9等组成的烫印单元,将烫印箔10的图案转印至承印纸张上后,通过收箔辊的转动,将废烫印箔经第三过箔辊11、第四过箔辊12、第五过箔辊13以及若干根过渡辊14送至废箔箱。从图1可知,由于第二过箔辊5、第三过箔辊11、第四过箔辊12距烫印单元较近,加热板6同样会加热这些过箔辊的外表面,经测量,过箔辊的外表面热量往往会达到850-1000C。另外,当烫印箔10从过箔辊的外表面上高速擦过时,也会产生很高的热量。
请图2所示为烫印箔10的结构示意图:烫印箔10的结构较复杂,一般由PE薄膜101、剥离层102、转印层(染色层103和镀铝层104)和粘胶层105组成。烫印时,在烫印版与烫印箔10相接触的几毫秒时间内,剥离层102氧化,粘胶层105熔化,加压后,转印层通过粘胶层105的作用,与被承印纸张粘合,实现烫印箔的转印。由于烫印箔10往往存在着剥离层102太松的质量问题,烫印后染色层103的金粉容易出现掉离(也称飞金)现象,这些金粉一旦与烫印箔10经过表面温度很高的第一至第五过箔辊4、5、11、12、13时由粘胶层105溢出的少量胶水结合在一起,会形成如图3所示的“粉瘤”状。这些“粉瘤”轻者会使烫印在承印纸张上的图案边缘附着一些粉末,影响烫印质量;重者烫印箔10会在送箔过程中因胶质“粉瘤”而被拉断。传统的过箔辊表面一般采用镀铬处理,这种表面无法避免胶质“粉瘤”的产生。烫印过程中一旦形成“粉瘤”,就必须停车,对过箔辊表面进行清洁工作,由于烫印单元的空间往往很狭小,因此清洁起来费时又费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防粘过箔辊,它解决了因在高速烫印过程中加热器产生的高热以及压轮与辊筒之间磨擦产生的热量使被烫印的铝箔发生粘连,严重影响烫印速度及精度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粘过箔辊,用于自动烫印模切机中,其中,该防粘过箔辊的外表面涂有特氟龙涂层。
上述的防粘过箔辊,其中,所述的特氟龙涂层至少为一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过箔辊表面涂了特氟龙涂层,由于特氟龙涂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防粘,第二个特点是耐磨,第三个特点是耐高温,而其价格与镀铬处理相等,过箔辊表面采用了涂特氟龙涂层的方法后,明显克服了因“粉瘤”而产生的烫印质量问题,操作方便,加快了烫印速度及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纵向过箔烫印箔走向示意图;
图2是烫印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烫印箔与过箔辊的接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过箔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粘过箔辊1’,用于自动烫印模切机中,该防粘过箔辊1’的外表面涂有特氟龙涂层11’,该特氟龙涂层11’至少为一层。特氟龙涂层11’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防粘,第二个特点是耐磨,第三个特点是耐高温,克服了因“粉瘤”而产生的烫印质量问题。
虽然经过对本实用新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对于在本技术领域熟练的人士,根据上文的叙述做出的替代、修改与变化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这样的替代、修改和变化落入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时,应该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92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横向送箔机构
- 下一篇:自动模切机清废活动框的两侧夹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