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刷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96755.9 | 申请日: | 200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47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 发明(设计)人: | 董乐平;谭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29/00 | 分类号: | H02K29/00;H02K5/04;H02K5/22;H02K7/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莉 |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永磁新材料、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无刷电机得到长足的发展。无刷电机利用电子换向代替传统的机械换向,其凭借性能可靠、永无磨损、故障率低,体积小,效率高等优点,已经由最初的军事领域,逐渐向航空航天、医疗、信息、家电以及工业自动化领域迅速发展。
请参图5-图6所示,相关技术的无刷电机100’,可与外部电路板(未图示)相连,其包括定子1’、转子2’,铆接于定子1’上的转动轴3’和收容转子2’的外壳4’,定子1’上设有安装部11’和与该安装部11’相对的承载部12’;承载部12’上设有若干线圈13’和电子元件14’;于定子1’的中心还设有自承载部12’向安装部11’延伸并穿过安装部11’的铆接孔15’,该铆接孔15’用于铆接转动轴3’。另外,定子1’的承载部12’上设有若干导电片121’和若干同时连接该导电片121’和承载部12’上的电子元件14’及线圈13’的迹线(未图示)。组装时,首先在定子1’的安装部上11’粘贴胶布(未图示),利用胶布将无刷电机100’安装到外部电路板上,另外,该无刷电机100’采用外部引线(未图示)连接到外部电路板实现通电。
随着表面贴装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元件皆可利用表面贴装的方式焊接到外部电路板上,相关技术的无刷电机100’,只能利用胶布贴装到外部电路板上并用外部引线实现通电,显然不符合电子元件的安装发展方向。
为使相关技术的无刷电机100’利用表面贴装技术焊接到外部电路板上,可以在定子1’的安装部上布设导电片(未图示),然而,在定子1’的安装部11’上铆接有转动轴3’的同时,又要利用表面贴装技术将该安装部11’焊接到外部电路板上,这必将给贴装工艺带来困难,如果贴装不好,将影响无刷电机100’的性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无刷电机克服上述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装方便的无刷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无刷电机其包括转子、定子,外壳和转动轴,其中,转动轴铆接于外壳上;定子设有安装部,该安装部的上设有若干导电片。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将转动轴铆接到外壳上,并在定子的安装部设置导电片,给无刷电机的贴装工艺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刷电机的部分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刷电机的另一视角的部分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刷电机中转子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刷电机的剖视图。
图5为相关技术的无刷电机的剖视图。
图6为相关技术的无刷电机的部分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无刷电机100作详细说明,请参图1-图4所示。
无刷电机100,可焊接于外部电路板(未图示),其主要包括定子1、转子2、转动轴3和外壳4。
定子1设有安装部11和与安装部11相对的承载部12,其中,安装部11上设有若干导电片111,借助此导电片111,无刷电机100可利用表面贴装技术焊接于外部电路板上;承载部12上设有若干电子元件121和两个相对于定子1轴线对称布置的主线圈122,为保证无刷电机100的启动性能,在该无刷电机100的两主线圈122间增配有启动线圈123;定子1上还设有若干同时连接安装部11的导电片111和承载部12上的主线圈122、启动线圈123及电子元件121的迹线(未图示),工作时,承载部12上的主线圈122、启动线圈123及电子元件121可借助此迹线通电。于定子1的外围向远离定子1的方向延伸有若干卡扣部13。
转子2设有托盘21、分别置于托盘21上的磁环22和重物23。于托盘21中心提供有便于转动轴3穿过的通孔24,该通孔24内安装有轴承25。
外壳4为一空心圆柱体,其包括圆形底面41和自底面41延伸的侧壁42,所述底面41和侧壁42共同形成有收容转子的收容空间43。于底面41的中部设有用于铆接转动轴3的铆接部411。另外,外壳4还设有扣持于定子1的卡扣部13的扣持部44。
转动轴3为一短圆柱体,其由导电材料构成。
组装时,首先将转动轴3铆接到外壳4上,然后将转子2穿过转动轴3安装到外壳4上,最后将定子1的承载部12朝向外壳4并将其卡扣部13对准外壳4的扣持部44安装到外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67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