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爆荧光灯透光灯筒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96730.9 | 申请日: | 200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44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杰;张绍飞;邹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洋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J61/50 | 分类号: | H01J61/50;F21V5/08;F21V25/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伟刚 |
| 地址: | 518052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荧光灯 透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爆荧光灯透光灯筒。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爆荧光灯中,透光灯筒为筒形结构,内外壁面为光滑的壁面,其上无防眩目的结构,荧光灯所发出的光经过透光灯筒的筒壁时不会发生太多的折射和反射,基本保持原方向射出,这样射出的光线往往不够柔和,会刺眼,特别是在低空间照明时,发生眩目现象,照明效果差。另外,直通透的透光灯筒可在灯筒外侧对灯筒内结构及连线一览无余,影响灯具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防爆荧光灯中的透光灯筒无防眩目结构、照明时会产生眩目现象而影响照明效果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防眩结构从而提高照明效果的透光灯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防爆荧光灯透光灯筒,包括一筒体,所述筒体一侧的筒壁是透光筒壁,在所述透光筒壁上设置有防眩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爆荧光灯透光灯筒中,所述防眩结构设置在所述透光筒壁的内壁面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爆荧光灯透光灯筒中,所述防眩结构是由间隔排列且沿筒体轴线走向的防眩棱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爆荧光灯透光灯筒中,所述筒体上相对透光筒壁的另一侧是背光筒壁,所述背光筒壁的内壁面上密布反光凸棱。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爆荧光灯透光灯筒中,在背光筒壁内侧面的两侧位置各设沿筒体轴线走向、用于防爆荧光灯灯芯组件装配时对固定板进行导向与定位的导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爆荧光灯透光灯筒中,所述导向装置为槽形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构成槽的两侧壁板上分别设扣部,在背光筒壁上相应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导向板扣部相扣接的卡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爆荧光灯透光灯筒中,在背光筒壁内侧面、导向板上部设导向筋板上,所述导向筋板与所述导向板构成滑槽。
实施本实用新型中的防爆荧光灯透光灯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透光灯筒的透光筒壁上设置有防眩装置,对光进行反射与折射,使光变柔和而达到防眩目作用,增强照明效果。
2、透光灯筒的背光侧筒壁上设反光凸棱,使背光侧筒壁的内外侧不相通透,背光侧筒壁外侧不能看到背光侧筒壁内侧的结构与接线,增加美观。
3、透光灯筒内设滑槽,在灯芯组件装配时,固定板的侧边可沿滑槽滑动,辅助固定板的装配定位,方便灯芯组件装配。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爆荧光灯透光灯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透光灯筒的筒体横截面呈椭圆形,在使用时,防爆荧光灯的固定板10位于透光灯筒中,位于椭圆长轴下方即固定板10下方的筒壁是透光灯筒的透光筒壁20,另外一侧是背光筒壁30,在透光筒壁20的内壁面上设置有间隔排列、沿筒体轴线走向的防眩棱条21,如图2所示,当荧光灯所发出的光照在此筒壁上时,经防眩棱条21的反射与折射射出后,光线的射出方向发生改变,无序程度增大,使光变得柔和,从而改善照明效果。
如图3所示,在背光筒壁30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反光凸棱31,反光凸棱31的作用是使光线不能经背光筒壁射出,从而达到在筒体外部看不到筒体内部的结构与接线,增加美观效果。由于防眩棱条和反光凸棱是实现不同目的,反光凸棱是使光线不能射出,而防眩棱条是使光无序射出,因此反光凸棱间的间距要小于防眩棱条间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防眩棱条和反光凸棱也可设置在出光侧筒壁的外侧,棱条的走向也可以是与筒体轴线成一定角度。筒体的横截面也可以是圆形或其他形状。
在背光筒壁内侧面的两侧的位置处各设有导向板40,导向板40的走向与筒体的轴线方向相同,导向板40为槽形构件,其构成槽的两壁板上都设扣部41,在背光筒壁内侧面上相应的位置设卡部32,卡部32与扣部41相扣接,使导向板固定在筒体的内部两侧位置。背光筒壁内侧面上位于导向板40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导向筋板33,导向筋板33与导向板40构成一滑槽34,在进行防爆荧光灯的灯芯组件装配过程中,固定板10的两侧边11位于滑槽34中并可沿导向板推进,由导向板进行定位,方便灯芯组件的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透光筒壁的防眩棱条对光进行反射与折射,使光射出方向改变、无序程度增加而柔和,从而达到防眩目作用,增强照明效果。背光侧筒壁上的反光凸棱,使背光侧筒壁的内外侧不相通透,背光侧筒壁外侧不能看到背光侧筒壁内侧的结构与接线,增加美观。而透光灯筒内的滑槽,在灯芯组件装配时,固定板的两侧边可沿滑槽滑动,辅助固定板的定位,方便灯芯组件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洋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洋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67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太阳能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远程维护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系统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