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部按摩器气囊的改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96621.7 | 申请日: | 200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97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林炳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国庆;林炳宏 |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A61H7/00;A61H39/04;A61F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占元;林俭良 |
| 地址: | 518020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田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眼部 按摩 气囊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一种眼部按摩器气囊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可构成对眼部不同穴位按压,以提高眼部按摩效果的气囊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眼部按摩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眼罩1及一主机2,在该眼罩1内设有气囊11及马达12、发热组件13等,该主机2则设有供充气的气泵21,以及控制电路22、电池23等,使用时,将该眼罩1紧缚在人体眼部,由该主机2的控制电路22驱动眼罩1的气囊11及马达12、发热组件13,构成气囊11的胀缩对眼部的不同穴位的按压,以及借助马达12、发热组件13构成振动及热敷的按摩功效,其中,由在该气囊11为单一的气囊,因此,当气囊11在充气后,仅能构成整个眼部周围位置的按压,而无法对不同穴位个别施以按压,相对的使得穴位按压效果较差。
申请人有监在此,乃秉持从事该项产品开发的多年经验,经不断研究、实验,遂萌生改良,祈使眼部按摩器得以构成对不同穴位的按压,使按压效果得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眼部按摩器气囊的改良结构,使气囊得以借助手动或自动的控制,构成对眼部不同穴位的按压,以提高眼部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眼部按摩器气囊的改良结构,包括依人体眼部周围形状所设的第一气囊及第二气囊,在该第一气囊及第二气囊在中央位置设有进气口,使两气囊以上、下叠置装设在眼罩后,由气囊的进气口以导管连接在主机的选择开关上,再由该选择开关连接气泵及泄气阀,从而在使用时,借助选择开关的切换,使气泵在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内充气,以构成对眼部周围不同穴位的按压,从而提高眼部按摩的效果。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具有眼部的镂孔。
前述的眼部按摩器气囊的改良结构,其中该第一气囊在侧边分别延伸两侧囊,该两侧囊以通道与第一气囊本体贯通,并借助该两侧囊在充气后,构成对太阳穴位的按压。
前述的眼部按摩器气囊的改良结构,其中该连接导管的选择开关为手动开关,以供使用者自由切换。
前述的眼部按摩器气囊的改良结构,其中该连接导管的选择开关连接到一制动阀,借由控制电路依预先设定的时间或程序驱动该制动阀构成该选择开关的自动切换。
前述的眼部按摩器气囊的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同时设有眼部的镂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以两叠置的气囊,配合连接气囊及气泵的选择开关,构成眼部按摩器气囊的改良,使气囊得以借助手动或自动的控制,构成对眼部不同穴位的按压,以提高眼部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眼部按摩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组装实施例图。
图4是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叠置的平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配戴在眼部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配戴在眼部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配戴在眼部的使用状态图(三)。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与充气装置连结实施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实施例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实施例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的另一种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的另一种结构的叠加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眼罩 11·气囊 12·马达
13·发热组件 2·主机 21·气泵
22·控制电路 23·电池 24·选择开关
25·泄气阀 1a·眼罩 12a·马达
13a·发热组件 2a·主机 21a·气泵
22a·控制电路 23a·电池 3·第一气囊
31·镂孔 32·进气口 33·侧囊
4·第二气囊 41·镂孔 42·进气口
5·导管 6·制动阀 101·第一气囊
102·第二气囊 103·侧囊 104·通道
116·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国庆;林炳宏,未经倪国庆;林炳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6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