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改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96558.7 | 申请日: | 2007-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4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 发明(设计)人: | 许俊贤;杨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74 | 分类号: | H01R13/7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614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连接器 改良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池连接器改良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安装于电路板后可与配套连接器对接加强稳定性结构的电池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电池连接器构造如图7所示,该电池连接器5’包括绝缘本体51’、接触端子52’、定位插片56’,绝缘本体51’插接接口侧两端凸设有保持连接器对插稳定的保持臂53’,在两端的保持臂53’之间设有复数供接触端子52’插置定位的容置槽57’,而绝缘本体51后侧底部嵌设有定位插片56’,定位插片56’内侧设有一基部54’延展至面55’;如此,电池连接器组装焊接于电路板8’,当与配套的连接器对接,由于插接时,该电池连接器所受插拔力集中在绝缘本体51’两端凸设有保持臂53’的一侧,产生较大的侧重力。因此长期频繁拆组、长时间施压、震动与碰撞等,该结构受力不平衡,造成该电池连接器焊接组装后使用过程中易松动及与配对连接器对接后倾斜,影响导电性能。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实有必要对现有的电池连接器结构进行改良设计,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改良结构,于电池连接器绝缘本体设有凸伸部,使该电池连接器与配套连接器对接时得以加强稳固的定位效果,确保正常导电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改良结构,该电池连接器主要包括有绝缘本体、接触端子、定位插片;于纵长的绝缘本体插接接口侧两端凸设有保持连接器对插稳定的保持臂,在两端保持臂之间设有复数供接触端子插置定位的容置槽,板状的接触端子的尾部容置于绝缘本体所设的容置区内,由该尾部水平突伸一定位臂,干涉定位于绝缘本体所设的槽道中,同时垂直向下弯折延伸出一接脚,形成一卡掣部,以便卡设于绝缘本体所设的指状部,利于接触端子紧固定位。
而绝缘本体后侧底部则设有收容槽,供定位插片嵌置固定;再于绝缘本体保持臂正下部平行方向设有受外力作用有保持平衡效用的凸伸部,该等凸伸部位于保持臂的下方。通过焊接安装该电池连接器于电路板,该凸伸部低平面紧贴与焊接平面,如此一来,该电池连接器与相对应的电池连接器插接受外力作用时,工作时发生撞击或震动,凸伸部可保持该连接器的位置平衡定位,同时在该电池连接器得以加强电池连接器插接装配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局部分解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插片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组合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对接接合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对接接合后示意图;
图7是习知技术的电池连接器。
1-绝缘本体,11-凸伸部,111-底平面,12-保持臂,112-基部,13-收容槽,131-贯通区,132-下平面,14-容置槽,141-指状部,142-容置区,143-槽道,2-接触端子,21-导引脚,22-卡掣部,23-定位臂,24-主体部,3-定位插片,31-主干部,32-倒刺,33-插脚,4-配对连接器,41-插槽,42-插接槽,5-电池连接器,6,7-电路板,71-隔离空间,113-隔离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与结构特征能进一步让熟悉此技术的人员明了,配合所属附图,以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改良结构的一具体实施例,该电池连接器5包括有绝缘本体1、接触端子2、定位插片3;请结合第2图所示,于纵长的绝缘本体1的对接面两侧端突伸有保持臂12,该等保持臂12之间依特定间距设有复数个置放接触端子2的容置槽14,该等容置槽14为非贯穿的槽道,容置槽14内设有槽道143,该槽道143位于容置槽14的上端部,槽道143的下方为指状部141,而该指状部141与容置槽14的底壁相连接;于电池连接器5纵长的绝缘本体1两保持臂12正下部设有向前突出的凸伸部11,该凸伸部11是与保持臂12呈平行,并与基部112相连并共一低平面111,于绝缘本体1后侧底部则设有供定位插片3嵌置固定的收容槽13,该收容槽13呈‘L’形向绝缘本体1内延伸,同时向下设为贯通区131,是为定位插片3容置于收容槽13供插脚33穿设插入电路板,同时该收容槽13所正对应的下平面132较绝缘本体1的底平面111高,以便提供定位插片3有更稳固的卡设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65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