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火间隙可调的火花塞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6147.8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08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邱明明;于海龙;王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3/26 | 分类号: | H01T1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火 间隙 可调 火花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燃式发动机点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点火间隙可调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火花塞是点燃式内燃机必不可少的元件之一,它作为点火回路的一部分而插入燃烧室,在加于电极间的高电压作用下发生火花放电,且由此能量来点燃压缩的混合气体。
公知的火花塞结构主要由耐热电极、绝缘体和金属壳体等组成,其火花塞点火间隙在安装于发动机后是不可改变的。
上述火花塞的不足之处是:点火间隙在发动机不同的工作状态下无法自动改变,而实际情况是,在发动机不同的工作状态下,混合气所需最佳点火间隙是不同的。发动机在冷态或环境气温较低等状况下,混合气需要较高的点火电压,此时的点火间隙应小一些,以形成较强的火花,当发动机处于热态或环境温度较高等状态下,此时混合气体所需点火电压下降,点火间隙应适当加大,以增强火花强度,使混合气燃烧更充分。
专利号为98235889.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压助爆火花塞,由于在火花塞上端的绝缘体内设置可调节间隙的螺纹及与之连接的锁紧螺帽、间隙调整螺杆,从而可调节电极间隙,有效地提高了火花塞中央电极与侧电极的跳火强度。但是这种调节只是在火花塞安装于发动机上之前进行的,即当点火间隙需要再次调节时,必须要拆下火花塞进行调节,这样不但浪费了时间,而且增加了其操作复杂性。公开号为CN109068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变间隙火花塞,将火花塞的接地极或中心电极中采用可随温度的变化而收缩、伸长的金属材料,发动机启动时温度较低,在随着发动机转速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温度也随之上升,材料长度、形状发生变化,从而达到火花塞点火间隙调节的目的。此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放电间隙的大小变化的范围并不能根据具体的工况需要进行控制,这样就使得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排放和节油性能并不能达到最佳效果,不但增加了燃油的使用量,而且造成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点火间隙可随发动机工况进行调节的火花塞。在高速运转、正常运转及发动机冷启动或怠速的状态下,ECU发出信号,控制电流通过内部的线圈结构,通过磁场原理将火花塞的放电间隙进行调节,更有利于混合气的燃烧,增加发动机的动力,实现节油,降低排放。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点火间隙可调的火花塞,包括火花塞本体,在所述火花塞本体上端设有高压端,在所述火花塞本体内部设置一中心电极,所述中心电极通过导电玻璃、导电柱与所述高压端相连接,其中所述中心电极分为上部电极和下部电极,所述上部电极和下部电极之间设有一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上套有一弹性元件,所述上部电极或下部电极绕有一带有接线端子的线圈。所述弹性元件优选地采用一磁性弹簧。所述磁性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上部电极和下部电极上。所述永磁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部电极或下部电极上。磁性弹簧套在永磁体上,永磁体的长度小于磁性弹簧的自由长度。火花塞本体下端设有螺纹部,在所述螺纹部的外缘末端固定设置侧电极。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可调电极点火间隙,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火花塞中心电极与侧电极的跳火强度。低温时火花塞电极间隙相对较小,避免超高压出现,使发动机顺利启动;当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时火花塞间隙相对较大,为发动机提供更高的点火能量,可以有效加快燃烧室内火焰传播速度、缩短燃烧时间、增加爆发力,进而使燃料在更短的时间内充分燃烧,达到降低油耗、降低排放、提高发动机功率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中心电极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中心电极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61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合收割机
- 下一篇: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