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素光皮肤治疗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6137.4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92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秦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小江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健;黄韧敏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素 皮肤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碳素光皮肤治疗机。
背景技术
碳素光疗法源于国外,它通过含有不同元素的碳棒起弧放电,产生一组除可见光外,还包含红外线、紫外线、磁脉冲的组合光谱。照射人体相关治疗区域,使人体生产多种生物学效应,包括生物热效应、电磁效应、光化学效应等。从而达到调节人体机能,改善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起到消炎、止痛、杀灭多种微生物,促进上皮细胞生长,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病程等作用,具有独特的光疗效果。
国内现有碳素光治疗机主要依赖进口,国内也有同行在研发和试生产此类设备,由有技术上的重大缺陷,使该产品的推广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至今市场上还没有一款能广泛应用的成熟产品。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00220044.9中公开了一种智能碳素光谱理疗机,其在电路中增加了微电脑控制电路,以期使设备的功能更加完善、操作更为方便。但CN00220044.9专利技术仍然至少存在一下两个问题:
第一、需手工更换碳棒。该专利技术采用的手工更换碳棒,当一对碳棒燃烧完毕,必须由医护人员手工将两根碳棒分别插入指定位置,凭视觉对应相应距离。操作极不方便,延误治疗时间,减弱了治疗效果,并且每次更换碳棒完毕,医护人员的双手都粘满碳粉,这也是现有技术迟迟没有走向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光谱不稳定。该专利技术采用的是简单的开关控制电路,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死火现象,并且光的强度时强时弱,极大地限制了其实用性,减少了治疗效果。可以说现有技术在系统控制方面尚不成熟,因此无法走向市场。
综上可知,所述现有技术的碳素光皮肤治疗设备,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素光皮肤治疗机,其设备操作方便,并可提高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素光皮肤治疗机,至少包括由一控制电路来控制的一对自动送料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每个自动送料装置至少包括有:
装料机构,用于装入若干碳棒;
导料机构,用于将所述装料机构中的碳棒进行排列,并将一根碳棒导入一定位夹持机构;
定位夹持机构,用于将所述碳棒定位及夹持;
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将这一对被定位及夹持的碳棒送至燃烧点燃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碳素光皮肤治疗机,所述导料机构为一滚筒,该滚筒的外圆面上设有若干导槽,所述滚筒在一马达驱动下转动,当一根碳棒从所述装料机构送入该导槽时,所述马达停止驱动该滚筒,所述滚筒将该导槽中的碳棒送入所述定位夹持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碳素光皮肤治疗机,所述导料机构为一弹夹机构,所述弹夹机构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通过弹簧将一根碳棒压入所述定位夹持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碳素光皮肤治疗机,所述定位夹持机构分别定位一碳棒,在保持这一对碳棒同心后夹持牢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碳素光皮肤治疗机,所述传动装置连接该定位夹持机构,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所述传动装置调整该定位夹持机构的位置进而调整碳棒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碳素光皮肤治疗机,所述碳素光皮肤治疗机还包括一承载平台,所述自动送料装置和传动装置设置于该承载平台上;且所述承载平台下设有一自动升降装置,该自动升降装置包括一电动推杆以及由该电动推杆推动的一四杆升降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碳素光皮肤治疗机,所述碳素光皮肤治疗机适用于治疗皮肤溃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碳素光皮肤治疗机,所述控制电路至少包括一光谱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一对碳棒燃烧以产生碳素光谱,并且在该对碳棒送入燃烧点燃烧后,所述光谱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传动装置将这一对碳棒分别后退预定距离以连续燃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碳素光皮肤治疗机,所述光谱控制单元包括有:
电源滤波模块,用于将外接电源进行滤波后,发送给一电流箝制器;
电流箝制器,用于将该电源的电流进行限流后,发送给一换极电路;
换极电路,用于控制一对碳棒的正负极,并将该电流接到这一对碳棒上以实现燃烧;
电流/电压测量模块,与所述换极电路连接,用于测量电流/电压;
单元控制器,与所述电流/电压测量模块连接,用于根据电流/电压变化情况来启动一电机驱动电路和一碳棒位置调整电路进行碳棒位置的调整;
电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装置;
碳棒位置调整电路,用于调整所述一对碳棒两极的距离,并将调整情况反馈给所述单元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小江,未经秦小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61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冷却器换热管
- 下一篇:文件名查错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