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瓶罐的压头泵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5951.4 | 申请日: | 200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27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品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品谚 |
主分类号: | B65D47/34 | 分类号: | B65D47/34;B65D83/28;B65D8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瓶罐中的内容物挤压释出的压头泵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使用在瓶罐的瓶口处的压头泵,可将瓶罐中的内容物挤压释出,适合使用在填装有浓稠状内容物的瓶罐。图1描述一种已见在市面的压头泵,其结构大致包括一结合在瓶口的盖体10,一内部具有容置空间111的套管11以其顶端组配在所述的盖体10中,所述的套管11连接一伸入所述的瓶罐内部的汲吸管12,而套管11具有一单向闸门13连通所述的汲吸管12,单向闸门13是由一钢珠131控制启闭。一活塞管14以底端穿伸入所述的盖体10并连接一第一挤压体15相对于所述的套管11的容置空间111,一第二挤压体16沿着所述的套管11的内壁配置,并且包围着所述的第一挤压体15的外部,所述的第二挤压体16的顶端与所述的活塞管14的底端具有一间隙165;所述的第一挤压体15具有彼此连通的一径向孔151及一轴向孔152,所述的轴向孔152是连通在所述的活塞管14,所述的第二挤压体16是常态的遮闭所述的径向孔151;所述的第一挤压体15以及第二挤压体16之间具有一闸门17,所述的闸门17的启闭控制所述的套管11内部的容置空间111是否可与所述的第一挤压体15的径向孔151连通。所述的活塞管14的顶端组配一具有释出口181的压头18,一弹簧19套在所述的活塞管14的外部,其两端抵止在所述的压头18以及所述的盖体10。
图2、图3描述上开压头泵如何从所述的释出口181释出瓶罐内容物。关键在于按压所述的压头18直到无法再按压为止,在一次的按压动作中,上述第一挤压体15及第二挤压体16产生非同步的动作。如图2,所述的压头18被按压而往下移动的初步阶段,所述的活塞管14连同所述的第一挤压体15往下移动,启开第一挤压体15及第二挤压体16之间的闸门17,使套管11容置空间111与所述的第一挤压体15的径向孔151连通;同时在所述的套管11的容置空间111产生内部加压,使钢珠131往下移动关闭所述的单向闸门13。如图3,所述的压头18被按压而往下更进一步移动,所述的活塞管14的底端推触所述的第二挤压体16的顶部,使第二挤压体16往下移动,使容置空间111的内部压力再增加,在所述的容置空间111充满内容物的情况下,所述的内容物即会由所述的闸门17进入所述的径向孔151,由轴向孔152进入活塞管14而抵达释出口181释出。
反之,释放对所述的压头18下压的力量,弹簧19释能使压头18、活塞管14、第一挤压体15、第二挤压体16往上移动复位,产生抽吸功能,瓶罐中的内容物即通过汲吸管12及单向闸门13进入所述的容置空间111中,以备下一次的释出动作。
对于使用者而言,一次按压压头18的动作即可释出瓶罐的内容物是极具方便性的,但是对于上述压头泵浦的制造者而言,则面临了零组件过多、组装复杂、制造成本压缩贩售利润等问题。除此之外,上述的压头泵浦采用了金属制的弹簧及钢珠,当其与瓶罐中的内容物产生交互作用时,可能使内容物产生非预期的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罐的压头泵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零组件过多、组装复杂、制造成本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瓶罐的压头泵结构,在一瓶罐的瓶口组装一盖体,一壳套设在所述的盖体的内部,一汲吸管连接所述的壳套的底端,其与壳套之间为一逆止阀结构,所述的逆止阀结构使瓶罐中的内容物可经由汲吸管进入所述的壳套中但无法逆回;一压头控制一活塞管轴向地在所述的盖体及壳套中移动,一挤压体,设在所述的壳套中而可随着所述的活塞管的往复轴向运动产生反复地轴向压缩变形储能以及释能复回,使所述的瓶罐的内容物经由所述的逆止阀结构进入所述的壳套中,并被挤压而从所述的径向孔进入所述的活塞管中,至所述的压头的释出口释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案的零组件相对较少,组装较为简单,可确实达到按压一次即可释出预定量瓶罐内容物的目标;且本案不采用任何金属制的元件以及弹簧,以避免金属元件使内容物产生非预期变质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现有压头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按压现有压头结构的压头使其第一挤压体移动的示意图;
图3为沿续图2的按压动作使第二挤压体移动的示意图;
图4为本案压头泵浦的剖面图,在挤压体的颈部下端以及本体的肩部分别设有可使的变形的壁厚缩减部;
图5为按压本案压头结构使挤压体的颈部在下端变形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品谚,未经陈品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59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滴管的胶水瓶盖
- 下一篇:CT检查用上肢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