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荡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95898.8 | 申请日: | 2007-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57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 发明(设计)人: | 黄盛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贵明;王雅芬 |
| 地址: | 410001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荡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药领域,输液塑料软包在药品灌装完成后需要用组合盖封口,在目前的技术领域中组合盖(物件)5与输液包的组合已经实现自动化,其通过使用振荡斗3在组合过程中实现组合盖5的自动供应。振荡斗3安装在振荡部件9上,通过振荡部件9实现振动。振荡斗5内部设置有螺旋上升的螺旋轨道4,组合盖5被此螺旋轨道4载运到组件盖输出部14。由于目前所用的组合盖5由塑料制成,其外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塑料微粒剥离情况,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这些微粒一部分掉落在振荡斗3中,一部分继续附着在组合盖5上,随着组合盖5进入后续工序,这些附着在组合盖5上的微粒会掉落在后续输送轨道上或是落入药品封装容器中,对药品造成严重污染,这会带来严重的医疗后果。
目前的组合盖自动输送装置(例如,振荡斗)都没有解决上述问题,在将组合盖送入后续工序之前没有对组合盖进行清理,去除组合盖上的剥离微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振荡斗装置,其在进行物件自动输送的过程中,在物件进入后续工序之前完成对它的清理,清除其上的剥离微粒,以防止这些微粒进入后续工序,对药品造成污染。
针对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荡斗装置,包括振荡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振荡斗相关联的微粒清除装置。
优选地,振荡斗内所容纳的物件(如,组合盖等零、部件)上带有静电,此微粒清除装置为中和电荷提供装置,提供电和电荷,将物件上的静电中和。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微粒清除装置为风力清除装置,它朝向振荡斗内所容纳的物件提供风力清除气体。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微粒清除装置包括离子风装置,其设置在振荡斗的上方,具有一个或多个朝向振荡斗内的第一离子风嘴。
进一步,振荡斗的根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吸风嘴,第一吸风嘴上设置有排气接头,振荡斗通过排气接头与旋涡气泵连接。
此外,振荡斗顶部设置有输出部,此输出部下方设置有第二离子风嘴,输出部的底部设置有开孔,在开孔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槽。
具体地,第二离子风嘴朝向开孔,安装在收集槽上,收集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吸风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首先,与振荡斗相关联的微粒清理装置提供可与物件所带电荷发生中和的电荷,使得发生静电中和后,物件上的剥离微粒自动脱落。其次,这些脱落的微粒被振荡斗上方的离子风装置吹向振荡斗底部。
再次,到达振荡斗底部的包括脱落微粒的离子气流被设置在振荡斗根部的第一吸风嘴吸出,进而通过连接于其上的排气接头排出振荡斗。
最后,物件被输送到振荡斗顶部的输出部时,通过设置在输出部下方的第二离子风嘴进一步对物件进行清理,并随之利用旋涡气泵将包括剥离微粒的离子气体吸出。
通过上述两次微粒清除过程,可在物件进入后续工序前将其上附着的剥离微粒清除,从而避免其进入后续工序并对药品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图解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振荡斗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振荡斗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微粒清除装置的振荡斗的一个实施例,所示为主视图。
图4是图3中振荡斗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振荡斗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1、2,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荡斗装置,其不具有微粒清除装置,仅仅用于传送组合盖。
参照图3、4,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振荡斗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其不仅可以进行组合盖的自动传送,同时还可以在传送过程中,在组合盖进入后续工序之前完成对组合盖的清理,将组合盖上附着的微粒清除。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这种具有振荡斗装置,其包括振荡斗3,振荡斗3安装在振荡部件9上。在振荡斗3上方安装有离子风棒(离子风装置)1。离子风棒3上连接有进气接头3,用于输入洁净气体。振荡斗3的根部设置有开孔6,在该开孔6外焊接有第一吸风嘴7。第一吸风嘴7上设置有排气接头8,通过排气接头8与一个旋涡气泵(未示出)连接。
振荡斗3的出口处具有输出部(物件输出通道)14,在该输出部14的底部设置有长槽形的开孔15,并在开孔15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槽10。所述收集槽10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离子风嘴11和第二吸风嘴13。第二离子风嘴11自下向上朝向开孔15提供离子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58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