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之安全保护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95788.1 | 申请日: | 2007-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4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 发明(设计)人: | 黄晋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弘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43/07 | 分类号: | A47J43/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顺荣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食物 料理 安全 保护 机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食物料理机之安全保护机构,尤其指一种杯盖下压盖住时,顶推连杆底端的卡掣板斜向位移卡入杯子卡槽内将杯子卡住定位,具有杯盖顶推连杆下移能较省力的食物料理机之安全保护机构,属于食物料理机配件。
(二)背景技术:
已知的食物料理机,主要是以一主体,一放入主体内的杯子及一将杯子杯口盖住的杯盖等组成。于主体表面上设置开关,以开关控制电源的开启或关闭,以驱动伸入杯子内的切刀旋转,进而用来料理食物。已知的食物料理机,为安全着想,大都设有安全保护机构,该安全保护机构的保护重点位置有二:其一,杯盖未盖妥电源无法启动;其二,杯盖盖妥后杯子不能取出上提;从而防止食物料理机启动时使用者将手部伸入杯体中,或是将杯子上提造成危险性。已知食物料理机在启动时,防止杯子被上提的杯子定位结构,是以杯盖下盖时,同时顶推直向的连杆下移,连杆底端再顶推一横向设置的卡掣件斜面端,使卡掣件作横向位移,本卡掣件被顶推而另端横向伸入杯子预设的卡槽内将杯子卡住定位,该习知连杆与卡掣件是呈直角排列,因此杯盖下压时顶推连杆与卡掣件位移较费力。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物料理机之安全保护机构,使杯盖下压顶推连杆下移将杯子卡住定位时能较省力。
本实用新型一种食物料理机之安全保护机构,其主要特点在于:食物料理机的主体对应杯子侧壁卡槽侧具有一导引座,导引座具有一导引斜面面对杯子卡槽,杯盖下压时,顶推连杆下移,连杆底端斜向设置的卡掣板可顺着导引座的导引斜面伸入杯子的卡槽内,将杯子卡住定位。由此,使杯盖下压顶推连杆下移将杯子卡住较省力。
本实用新型一种食物料理机之安全保护机构,该食物料理机主要包含:一主体,一放置在主体凹槽内的杯子、及一盖在杯子杯口上的杯盖;于食物料理机内部设置一安全保护机构,该安全保护机构主要系具有:
一上连杆,穿设于食物料理机的杯子用以连接手提把所增生的连接壁内,连接壁顶面对应上连杆顶端具一伸入口;于上连杆中间处设置一具有顶推上连杆往上的力量的弹性件,弹性件顶端与上连杆连接,底端与连接壁所突伸的挡壁连接;
一导引座,设置在食物料理机的主体内且邻近杯子侧壁预设的卡槽,且面向卡槽端引导座具一导引斜面;
一卡掣座,搭接在导引座上方,二者间以一弹性件连接,弹性件具有顶推卡掣座往上的力量;卡掣座对应导引座的导引斜面向下斜伸一搭在导引斜面上的卡掣板,卡掣板底端对准杯子的卡槽;
一下连杆,设在卡机座上方,与上连杆作直向上下排列设置,食物料理机的主体设置一使上、下连杆可相互触接的穿孔;下连杆底端处突有一压板,压板下方具一保护开关,保护开关的触控点与压板面对,且保护开关与食物料理机的电源回路串联;及
一由杯盖底面所向下突伸的压条,压条在杯盖盖妥时可伸入连接壁的伸入口顶推上连杆下移。
其中,保护开关可为微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一种食物料理机之安全保护机构,其优点及功效在于:
1.杯子20及杯盖30放置至定位处,电源开关才能启动食物料理机,具有安全保护效果。
2.卡掣板441顺着导引座43的导引斜面430下移,底端顺势伸入杯子20的卡槽23内,使杯盖30盖妥下压驱动上、下连接杆41、45等构件下移的力量较省力。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面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作前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作前保护开关触压前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作后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作后保护开关触压后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分解图
图中具体标号如下:
10---主体 11---凹槽 12---穿孔
101.102---旋转开关 20---杯子 21---手提把
22---连接壁 23---卡槽 220---伸入口
221---挡壁 30---杯盖 31---压条
44---卡掣座 40---安全保护机构 41---上连杆
42---弹性件 43---导引座 45---下连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弘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弘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57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