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牙孔检测探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5473.7 | 申请日: | 200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09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立;李森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振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1R1/067;G01M11/00;H05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默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金凤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探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一种牙孔检测探针结构,特别是指用于检测LCD框架、背板等相关电子设备的装配薄板件,对板件上的螺孔进行更快速方便的自动化检测作业的牙孔检测探针结构。
背景技术
按,一般电子相关设备的装配皆以精密薄板件来进行装配,通常于薄板件上设制多数螺孔以供螺接,该螺孔系先于预制螺孔的位置冲压出通孔,再于通孔内以无屑螺攻牙方式挤压出螺牙部,由上述方式加工所制出的螺孔可用于电子设备产品的配接,特别是指用于LCD框架及背板。
上述薄板件在装配前需检查有无螺孔,并检测螺孔的孔径大小合不合乎标准,以制作M3×0.5螺孔为例,攻牙前通孔孔径为2.80MM,在成型螺孔后其大内径D为2.65MM,小内径d为2.60MM为一标准范围,但若螺孔加工小孔径d大于2.65MM,便会造成螺牙齿深度不够,螺孔螺接后扭力强度不足,而不符合要求,或螺孔小孔径d过小,使螺孔无法让螺丝完整锁入,所以在装配薄板件前会进行螺孔检测。
习用检测螺孔方式,系由检测人员采用人工方式一一检看薄板件有无漏钻螺孔,再使用pin规或是牙规扭力对螺孔进行扭力值检测,而一般LCD框架最少有4个螺孔最多到12个,在产品检查时会因个人的评断而有所误差,会发生漏看的状况,且使用检测工具来测量扭力值效率过慢,以人工方式来进行产品检测效率过慢且容易有误判的情形发生,故,习用检测螺孔方式仍有许多缺失需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爰是,本创作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牙孔检测探针结构,该牙孔检测探针结构可对框架及薄板件上的螺孔进行自动化检测作业。
本创作之的次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牙孔检测探针结构,该牙孔检测探针结构可以快速方便的方式检测螺孔孔径是否合乎标准规格。
本创作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牙孔检测探针结构,可加快检测作业的效率及不会有误判的情形发生。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系为一种牙孔检测探针结构,其主要包含有:
一固定头,系为一中空套筒,该固定头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
一针轴,系组设于上述容置空间,该针轴一端延伸出一具有斜度的检测针头,另端延伸一直径较小的尾部。
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抵靠于上述针轴与针轴尾部相接之处。
一套筒本体,系为一中空套筒,该套筒本体中央表面上设有一个以上的讯号孔,该套筒本体一端系延伸一直径较小的螺纹部,用以组接固定头。
一伸缩探针,系设于套筒本体内。
一定位套筒,系为一中空套筒,该定位套筒一端系延伸一直径较小的螺纹部,用以螺接于套筒本体内。
一讯号器,系套设有一复位组件,该讯号器套设于上述定位套筒内,并于定位套筒尾端以一嵌合片嵌合。
其中,该针轴的检测针头直径依待测螺孔的直径大小做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该检测针头大于待测螺孔的长度。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弹性组件为一弹簧。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弹性组件内径略小于针轴。
在一理想实施例中,该套筒本体为一绝缘体。
于一实施例中,该复位组件为一弹簧。
如上所述,本创作于组合时,系先将针轴置入固定头的容置空间内,使针轴的检测针头穿出固定头外,再将弹性组件抵接于针轴与针轴尾部相接之间,于套筒本体内套设伸缩探针,将套筒本体的螺纹部螺接于固定头的容置空间内,再将复位组件套合于讯号器上,将讯号器置入定位套筒内,并穿出定位套筒尾端以一嵌合片嵌合,使讯号器卡固嵌持于定位套筒尾端,将该定位套筒的螺纹部螺合于套筒本体内,而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合。
藉由本实用新型的牙孔检测探针结构,可对电子设备相关薄板件的螺孔进行快速自动检测作业,尤其特别是指运用在LCD框架及背板上,利用该牙孔检测探针结构可加快检测螺孔的效率,并减少人为误判的情形发生,达到快速及方便之目的。
附图说明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完成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动作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振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振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54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切割机的光路皮腔及其滑动支架
- 下一篇:一种安全晾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