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后挡针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5412.0 | 申请日: | 200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12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廖金旺;林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名匠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55/06 | 分类号: | D05B5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芦洲市永***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后挡针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一种缝纫机后挡针器结构,尤指一种装设于四针六线缝纫机内壁的后挡针器结构。
背景技术
按缝纫机工业已达到技术相当纯熟的阶段,现在有更多快速简便的缝纫机提供工厂大量生产成衣,使现代人享有物美价廉的织物,而由于工业用缝纫机皆要求达到高效率生产的功能,若要达到此功能则加快缝纫速度及降低断针机率是必然的,现在的缝纫机皆采用高速马达以加快缝纫速度,然而,虽然使生产效率提高,缝纫机织针在高速运动下却易产生晃动,故使得断针机率增加,而需中断缝纫工作以更换织针,不但造成作业者的困扰,更无法提升生产效率。
为能在高速缝纫的情况下,又不使织针断裂损坏,缝纫机业者已提出相关解决之道,如『图1』所示,系为习用后挡针器之结构分解示意图,由图式可看出,习用缝纫机10的后挡针器20a系装设于一推布齿40下方,再将该推布齿40连同该后挡针器20a一并装设于该缝纫机10内壁,当该缝纫机10的织针12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时,藉由一前挡针器(图中未示)及该后挡针器20a分别位于该织针12的运动路径的前后两侧,避免织针12插入布料时偏离其运动路径而受损,以提供保护织针12的功效,该习知技术虽可达护针的功能,但实质上却存在着下列仍须改进之缺失:
一、由于该缝纫机10内可用空间极少,将该推布齿40与该后挡针器20a一同装设于该缝纫机10内壁的困难度相当高,且在可用空间不足且视线不佳的情况下,调整该后挡针器20a位置的可行性便相对的降低。
二、承上所述,当作业者欲改变车缝线迹时,则需调整该推布齿40之位置,相对的,该后挡针器20a的位置便随该推布齿40的位置而改变,欲调整该后挡针器20a至适当位置时,则有空间不足且调整视线不佳的窘境,或者将该推布齿40与该后挡针器20a拆卸后重新安装,但仍有该后挡针器20a位置未能精确之疑虑。
三、该缝纫机10长期使用下,该推布齿40势必因该缝纫机10作业时的振动而磨损,使该后挡针器20a随之产生摇晃,将导致织针12上下往复运动时撞击该后挡针器20a而受损。
有鉴于上述习用后挡针器的种种缺失,本案创作人利用其自身于该领域之实务经验并苦心研发,以改善该领域长久以来的问题,盼能造福众多的车缝作业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缝纫机后挡针器结构,以便于调整后挡针器与织针的相对位置,更提供稳定的护针效果。
经由以上可知,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缝纫机后挡针器结构,系一缝纫机设置一具有一护针部的该后挡针器,其中,该后挡针器装设于该缝纫机内壁,且该护针部系对应该缝纫机的织针后方而设,透过该后挡针器可直接装设于该缝纫机内壁之设计,便于装设之同时先行调整该后挡针器与该织针的相对位置,再装设推布齿等组件,不但容易装设,更可避免该缝纫机长期作业造成推布齿等组件松动而连带该后挡针器摇晃,进而提供较稳定的护针效果。
透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缝纫机后挡针器结构相较于习知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一、该后挡针器系直接安装于该缝纫机内壁,于安装之时可先行调整该后挡针器与该织针的相关位置,不但调整空间大,且调整视线较佳。
二、欲改变车缝线迹时,可直接调整该推布齿的位置,该后挡针器完全不受该推布齿的影响,而可自由调整至适当位置。
三、该推布齿因该缝纫机长期使用而造成松动的情况下,该后挡针器亦固定于该缝纫机内壁,并不随该推布齿产生晃动,可提供稳定的护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后挡针器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缝纫机后挡针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0缝纫机 11定位孔 12织针
20后挡针器 20a后挡针器 21护针部
22调整孔 30定位件 40推布齿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名匠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名匠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5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机前后移动齿调整结构
- 下一篇:无梭芯底线提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