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背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5251.5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45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滋茼;杨颖;胡楠;丛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滋茼 |
主分类号: | A45C15/00 | 分类号: | A45C15/00;A45C3/02;A45C13/00;A45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04辽宁省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背包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用背包,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公文包或类似物小组的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公文包或类似物小组的技术对多用背包需要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2003年2月26日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黎炽培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537262Y,中国专利号(ZL)为:02226384.5号的实用新型名称是《一种背包》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公文包或类似物小组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了可随意组合不同样式的背包且结构简单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方便携带救生圈,携带指南针,辨别方向的技术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背包。以解决方便携带救生圈,携带指南针,辨别方向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用背包,主要由书包体、存物包、指南针、拉链、手提把手、背带、网袋、救生圈、充气口构成。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多用背包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拉链的整体缝制连接在书包体的上端,书包体的前端缝制连接在存物包的四周,书包体的顶端和两侧及后面分别缝制连接在手提把手、网袋和背带的两侧,结合成书包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用书包放东西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多用背包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充气口的整体固定嵌套在救生圈的进气口处,救生圈的整体嵌套在书包体的背面夹层内,使充气口卡套在书包体的底端,结合成书包带救生圈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方便携带救生圈的作用。指南针的整体背面粘合连接在存物包的前表面上端,结合成书包带指南针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携带指南针,辨别方向的作用。这样就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用背包为实现方便携带救生圈,携带指南针,辨别方向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多用背包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方便携带救生圈,携带指南针,辨别方向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公文包或类似物小组的技术相比有二处优点和改进:
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用背包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充气口的整体固定嵌套在救生圈的进气口处,救生圈的整体嵌套在书包体的背面夹层内,使充气口卡套在书包体的底端,结合成书包带救生圈形状的组合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方便携带救生圈的技术问题。
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用背包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指南针的整体背面粘合连接在存物包的前表面上端,结合成书包带指南针形状的组合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携带指南针,辨别方向的技术问题。
(四)附图说明: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多用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用背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用背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各部位的标号说明:
1书包体 2存物包 3指南针 4拉链 5手提把手
6背带 7网袋 8救生圈 9充气口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用背包为实现解决方便携带救生圈,携带指南针,辨别方向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阅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用背包,主要由书包体1、存物包2、指南针3、拉链4、手提把手5、背带6、网袋7、救生圈8、充气口9构成。它的主要零件指南针3、拉链4、背带3、救生圈8由市场选用。它的书包体1是书包背面带夹层形状,以布为材料,经过裁剪、缝制加工制造。它的存物包2是长方形状,以布为材料,经过裁剪、缝制加工制造。它的手提把手5是弧形形状,以布为材料,经过裁剪,缝制加工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滋茼,未经黄滋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52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