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翼型磁悬浮列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4741.3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38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宣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建民 |
主分类号: | B60L13/04 | 分类号: | B60L13/04;E01B2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悬浮 列车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列车车顶间和车底间能向外伸出车翼,在高速运行时使列车悬浮,再利用使列车悬浮的力量转变成推进力,使列车更加高速前进的磁悬浮列车。
技术背景
目前,公知的磁悬浮列车是在列车底部安装电磁体,铁路底部则安装线圈,通电后,地面线圈产生的磁场极性与列车上的电磁体极性总保持相同,两者“同性相斥”,排斥力使列车悬浮起来;铁轨两侧也装有线圈,交流电使线圈变为电磁体,它与列车上的电磁体相互作用,使列车前进;一般情况,磁悬浮列车启动后39秒内即达到最高速度,目前的最高时速是552公里。由于使列车悬浮起来消耗了大量的电能,从而使牵引力不够是目前磁悬浮列车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翼型磁悬浮列车,它的构成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翼型磁悬浮列车,它包括:磁悬浮列车车体、车翼、线圈、及铁轨,其中,磁悬浮列车车体包括车厢体、行李架、座位、车窗、固定于车底部的车轮系统和电磁体,以及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在内的所有配套设施,呈“工”字形的两根铁轨固定于路基上,线圈分别固定于铁轨的中间和两侧,电磁体与线圈间在列车静止时的距离不超过1厘米,电磁体的外侧缘与车厢体的外侧缘相平,两侧的线圈外侧缘超出电磁体的外侧缘,并向上垂直,超过电磁体上缘10厘米,与电磁体的侧面的距离不超过2厘米;每节车厢的车顶间和车底间的左右侧的前后方向各有一对车翼系统,车翼系统垂直于车厢体的外侧,每个车翼系统包括车翼保护架、车翼、车翼支撑柱和电控液压千斤顶,车翼保护架固定于车厢体和车厢支撑梁,其内层与车翼的外层的大小及形状均相同,车翼侧面的形状与飞机机翼的侧面的形状相同,头部大、斜向上,尾部尖、斜向下,车翼的前后缘及上下均互相平行,前后部各有一个车翼支撑柱,中间也可以有车翼支撑柱,支撑柱的后端垂直相连,连接的中间部位垂直连接电控液压千斤顶,千斤顶外壳的前后端固定于车厢支撑梁,千斤顶不超过车厢的中间,并在尾部的下方安装有电子压力感受器,电子压力感受器也可以安装于车翼保护架外侧的上方,每对车翼系统的两个车翼的方向相反,每侧相邻的一对车翼的方向也相反,两侧的车翼系统呈镜面对称,车底或车顶的车翼系统各在一个平面,车底和车顶相对应的、方向相反的车翼系统在一个平面,并与路基垂直,电子压力感受器与电控液压千斤顶均于主控制系统连接;列车底部的前后、左右各有一个车轮系统,每个车轮系统有正侧两组车轮,正车轮与铁轨在一个垂直平面,宽度与铁轨上部的宽度相同,通过车轮轴及车轮固定架与车底相连,车轮固定架内有弹簧,车轮固定架的外侧向下延伸,最下缘不低于铁轨下部的上缘,在其下部的内侧固定有垂直侧轮和平行侧轮,侧轮与铁轨的行走方向一致,且不与铁轨的下部接触,垂直侧轮垂直固定于车轮固定架,其内侧缘与铁轨的中间部位接触,平行侧轮与车轮固定架平行,其上缘与铁轨上部的下方的距离为10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优化设计,使相对于高速前进的列车而高速向后的空气,通过车翼使列车获得向上的升力,将使列车上浮的电能转化为使列车前进的动能,使列车更高速前进。
附图说明
图1为翼型磁悬浮列车正视图
图2为车翼分布侧视图
图3为列车车轮系统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在附图中,1为车翼,2为车轮支撑柱,3为车翼保护架,4为列车固定梁,5为电控液压千斤顶,6为车顶,7为座位,8为行李架,9为车窗,10为电磁体,11为线圈,12为铁轨,13为陆军,14为车底,15为车轮系统,16为正车轮,17为弹簧,18为车轮固定架,19为车轮轴,20为道钉,21为侧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建民,未经宣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47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