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保温罩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4270.6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90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白美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美香 |
主分类号: | A47J36/26 | 分类号: | A47J3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国伟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保温 | ||
1.一种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枢部,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结合部;
热源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枢部的一端;
多个支架,每一支架的一端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二结合部的形状配合所述第一结合部的形状,且所述第二结合部根据所述第一结合部而活动,所述支架两端的延伸线与所述枢部至所述热源装置的轴向延伸线的夹角为锐角;以及罩部,其连接所述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枢部内部设有电池,以将电源提供至所述热源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是可充电式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枢部具有外接端,所述外接端连接至电源且电连接所述热源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是环槽,所述第二结合部是颈状结构,所述颈状结构卡设于所述环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是环凸缘,所述第二结合部是C形结构,所述C形结构卡设于所述环凸缘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是两个环槽,分别形成于所述枢部的相对的两个端面,所述第二结合部是C形钩件,所述C形钩件的两端分别卡设于所述环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枢部的所述侧面具有多个活动连接元件,每一支架的一端连接相对的活动连接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架的一端以卯固连接相对的活动连接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对合支架,所述对合支架的相对侧面具有对合元件,以连接所述对合支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合支架之间不设置所述罩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合元件是魔鬼沾。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合元件是磁铁。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合元件是凹/凸对扣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是金属材质或非金属材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质是不锈钢、弹性钢、铁、铝合金或铝镁合金。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材质是任何塑化材质。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材质是木、藤或竹。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装置是光源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是灯泡。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装置是加热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是红外线加热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是陶瓷加热装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是氢气加热装置。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部是网状结构。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部是布质材料。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部是透明材质。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部是高分子聚合物。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对合支架,且至少一组对合元件设置于所述罩部的表面,所述组对合元件包括接合带和接合垫,所述接合带的一端设置于其中一个对合支架与其相邻的支架间的所述罩部的表面,所述接合垫设置于另一个对合支架与其相邻的支架间的所述罩部的表面,所述接合带的另一端用以与所述接合垫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美香,未经白美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42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3D定位增强电视应用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光伏户电电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