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平坦度电容式触控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4018.5 | 申请日: | 200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70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威龙;陈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荧茂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费开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坦 电容 式触控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平面触控面板,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平坦度的全平面电容式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0所示,目前使用的触控面板是由一上导电层70、一下导电层80及一基板90所组成,以电容式触控面板为例加以说明,该上导电层70的底面形成有若干列电极71,各列电极71分别连接一上引导线72的第一端,各上引导线72的第二端则一同延伸至该上导电层70的一侧边;该下导电层80的顶面形成有若干行电极81,各行电极81分别连接一下引导线82的第一端,各下引导线82的第二端则一同延伸至对应上引导线72第二端的位置,组装时是让上/下导电层70、80对向设置,再在其间设有光学胶,并将一软性电路板50c的导脚与上/下导电层70、80的引导线72、82的第二端接触,构成电性连接;组合后的上/下导电层70、80再设置在前述基板90上,以构成一触控面板。
由上述可知,触控面板的软性电路板是夹设于上/下导电层之间。但是触控面板制程良率高低与上/下导电层的透明导电材料是否涂布均匀有关,因此当透明导电材料涂布完成后还需印刷导线、上胶及压合软性电路板,如此均会使得原本精密涂布的透明导电材料厚度发生改变,从而造成整体的平坦度不佳。再者,上/下导电层的平坦度除了受到软性电路板夹设厚度的影响外,其上/下引导线是集中延伸至导电层的一侧边位置,以供软性电路板连接接触用,因此也对平坦度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不论是软性电路板或是引导线均会使触控面板的平坦度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平坦度电容式触控面板,其具有较佳的平坦度,有效提高触控面板良率及准确度。
欲达到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该高平坦度电容式触控面板包含有:
一上导电层,具有一顶面及一底面,其底面形成有若干并排的上电极,各上电极具有一第一端;
一下导电层,具有一顶面、一底面及若干贯穿孔,其顶面形成有若干下电极,且各下电极具有一第一端,且与前述上电极呈相对交叉;该底面则形成有若干第一引导线与若干第二引导线,均各具有一前端及一末端,第一引导线的前端分别对应前述上电极第一端,第二引导线的前端分别对应下电极的第一端,而第一引导线的末端与第二引导线的末端则一同延伸至下导电层的一侧边;各贯穿孔对应各上电极与下电极的第一端位置而贯通下导电层的顶面与底面;
若干第一导电柱与若干第二导电柱,容置于各贯穿孔内,各具有一底端与一顶端,各第一导电柱的底端分别连接下导电层的第一引导线,各第一导电柱的顶端则分别凸出于贯穿孔而延伸连接至各上电极;各第二导电柱的底端分别连接下导电层的第二引导线,各第二导电柱的顶端则分别凸出于贯穿孔而延伸连接至各下电极。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中导电层,该中导电层设于上导电层与下导电层之间,以降低上导电层与下导电层之间的电磁干扰。
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主要是在该下导电层的底面设置若干引导线,令各引导线的第一端分别对应上/下导电层的上/下电极的第一端,该下导电层对应各引导线的第一端而形成贯穿孔,以供导电柱穿经;故当上/下导电层及基板相互贴合后,对应各电极第一端位置的导电柱会分别连接各引导线与各电极,故可将上/下电极的信号传送至下导电层的底面,使得软性电路板可直接连接于下导电层的底面;因此,本实用新型上/下导电层相对应的表面仅需形成电极而不必形成引导线,且软性电路板非夹设于上/下导电层间而直接与下导电层的底面连接,故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平坦度能被控制得更精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导电柱连接至上电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导电柱连接至下电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外观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导电柱连接至下电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导电柱连接至中电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导电柱连接至上电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以及
图10是现有的一触控面板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与组合图,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一电容式触控面板,其包含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荧茂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荧茂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40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液体吸注器
- 下一篇:电子台秤秤体与立柱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