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列车多媒体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3603.3 | 申请日: | 200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9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达;林永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鹰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9G5/1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晓红;李琴 |
地址: | 中国香港北角渣华道3***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多媒体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媒体控制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列车多媒体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火车、地铁等交通工具上都安装有音频广播系统,在列车进站或出站时播放语音对乘客进行指引,在列车行驶过程中还可以广播各种信息资讯。随着技术的发展,列车上进一步引入视频播放系统,由车载视频播放器如DVD播放器等设备播放预先设定的各种视频内容,并通过列车各节车厢上配置的视频显示器显示给旅客。虽然如此,现有的列车播放系统仍然存在很多缺陷。例如,多种媒体内容不能同时播放,在播放一个媒体内容前需要停止其它媒体内容的播放。又例如,播放器只能播放预存在存储器内的媒体内容,无法及时进行更新。针对每个车站的特定信息的播放需要由操作员手动启动,难免会出现播放错误等情况。
此外,出于操作的需求或安全的考虑,或为了确保公共秩序,列车操作员或者车站往往需要监控各节列车车厢内的情况,有时还需要将视频监控数据保存在车载的数字录像机中进行永久的存储,甚至有时还需要在列车到站时将车站的视频监控信号实时传送给列车主控系统以便于列车操作员观察站台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多列车媒体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列车多媒体控制系统,包括:多媒体控制器,用于根据来自列车主控系统的触发信号、预先设置的播放列表和/或播放优先级播放多媒体内容,以及用于接收、处理来自车载视频监控装置和/或车站视频监控装置的视频监控信号;音频广播器,用于播放来自多媒体控制器的音频内容;视频显示器,用于显示来自多媒体控制器的视频内容,所述视频显示器的显示屏分为多个显示区,其中每个显示区分别显示对应类型的多媒体内容;记录装置,用于保存来自所述媒体控制器的车内视频监控信号和/或车站视频监控信号;无线收发器,与所述多媒体控制器连接,用于建立与车站网络控制器之间的无线连接以下载播放列表和多媒体内容以及传送视频监控信号。
上述列车多媒体控制系统中,所述多媒体控制器进一步将接收到的车内视频监控数据和/或车站视频监控信号传送给列车主控系统以显示给列车操作员。
上述列车多媒体控制系统中,所述媒体控制器进一步包括优先级判断模块,用于检测占用相同时隙的多个多媒体内容的优先级标签以播放具有较高优先级的多媒体内容。
上述列车多媒体控制系统中,所述多媒体控制器进一步包括位置消息触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列车主控系统的列车位置信息,检测是否存在具有与所述列车位置信息相对应的位置标签的多媒体内容以将其播放。
上述列车多媒体控制系统中,所述多媒体内容按播放优先级由低到高包括播放列表设定播放的多媒体内容、基于特定位置的多媒体内容、列车服务信息、紧急和特殊消息,优先级较高的多媒体内容中断优先级较低的多媒体内容的播放。
上述列车多媒体控制系统中,显示列车服务消息时,所述视频显示器的显示屏划分为至少两个显示区,其中一个显示区用于显示所述列车服务消息,剩下的显示区调整大小以显示当前正在播放的多媒体内容。
上述列车多媒体控制系统中,所述多媒体控制器包括两个音频输出端口,一个音频输出端口输出列车服务消息音频,另一个音频输出端口输出非列车服务消息音频。
上述列车多媒体控制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将多媒体控制器的两个音频端口输出的音频内容混合并提供给音频广播器的混音器。
上述列车多媒体控制系统中,所述无线收发器在列车进入车站时尝试通过FTP文件传输协议建立与车站网络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向网络控制器查询是否有需要更新的多媒体内容并下载需要更新的多媒体内容。
上述多媒体控制系统中,所述无线收发器在列车进入车站时尝试通过Wifi无线连接建立与车站网络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接收来自车站视频监控装置的视频监控信号,同时显示于视频显示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鹰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鹰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36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