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震避难床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3394.2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74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兆斌;李建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兆斌;李建党 |
主分类号: | A47C19/00 | 分类号: | A47C19/00;A47C21/04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贾冬生 |
地址: | 735100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避难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床,特别是一种可以作为地震时避难用的地震避难床。
背景技术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目前还不能精确预报,这样在地震突然来临时,就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人们研制了许多地震用的避难工具,但各有千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时可以当床使用,地震时可以避难的地震避难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震避难床,由床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床体是由四根立柱和与立柱固定相连的横梁组成的长方体框架,在长方体框架内固定有床板,长方体框架除底面的5个面上固定有护板,其中前侧的护板通过铰链与长方体框架相连。
上述护板中的顶板或侧板上开有孔或可开启的门。
在上述孔中安装有排气扇。
上述护板内侧装有减震材料。
上述减震材料为海绵或其它柔软材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长方体框架和长方体框架除底面的5个面上固定的护板,将床做成了一个箱体,其中前侧面的护板通过铰链连接。平时前侧面的护板放置为水平,与箱体内的床板形成一个双人床,地震时将前侧面的护板上翻形成一个密闭的箱体,成为一个坚固的避难所,可有效保证地震时落下的物体伤人。为进一步提高避难的效果,在护板内侧面上装有减震材料,如海绵、棉花等柔软的材料,以防箱体内的人被碰伤,同时在侧面和顶面开有通气孔和逃生用的门,用于被困在其中时呼吸和逃生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安全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作为床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侧板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床的四个角有四根立柱6,在立柱的上端固定有横梁,形成长方体框架,在长方体框架内固定有床板3,长方体框架除底面的5个面上固定有护板,其中前侧面的护板5通过铰链4与长方体框架相连。如图1所示当前侧面的护板放置为水平,与箱体内的床板形成一个双人床。
当地震发生时,床上的人将前侧面的护板5向上翻起,使床形成封闭的箱体,人在箱体内避难。为防箱体内的人被碰伤,在护板内侧面上装有减震材料,如海绵、棉花等柔软的材料。为防箱体内的人长期被困其中,在右侧护板上开有两个孔,其中上孔7用于通风,下孔8用于向外丢弃生活废物。在顶侧2的护板上安装有门1,用于在条件允许时逃生。在上孔7中可安装手动排气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兆斌;李建党,未经杨兆斌;李建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33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