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灭火机手把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3378.3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51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孙聚安;刘向峰;金旺雄;王伟;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盛农业药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17/00 | 分类号: | A62C17/00;B25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17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火机 手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灭火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风力灭火机的手把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灭火机通常以小型二冲程汽油机为配套动力,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经济适用等显著特点,使得风力灭火机被广泛应用于地形较为复杂、交通不便、远离水源的林区和草原火灾的扑救工作。但是,由于现有风力灭火机的手把通常采用螺钉螺母直接与发动机或风机蜗壳联接,正因为这种刚性联接使得手把的振动加速度极高,这样,在艰苦环境下的操作者极易疲劳,同时也不便于控制机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显著地减小灭火机手把振动的减振装置,通过橡胶减振元件使手把与发动机和风机蜗壳进行柔性联接,从而显著地减小了手把的振动,大大地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机器操作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灭火机手把减振装置,包括机体、手把、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把与机体联接处设置有减振元件。
所说的减振元件可以根据需要被设计成为柱状或块状结构。
所说的减振元件可以是橡胶或弹簧材质制成。
所说的手把至少通过一个减振元件固定在机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机体包括发动机前箱、发动机后箱、风机蜗壳,手把分为上手把和下手把两部分,发动机前箱与风机蜗壳相连,上手把通过减振元件固定在发动机前箱、发动机后箱和风机蜗壳上,下手把通过减振元件固定在发动机后箱和风机蜗壳上,并在上手把上设置有减振护套,上、下手把分别通过三个减振元件固定在机体上。
在实际应用中,减振元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多种形状,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减振元件主要采用的是橡胶材质,减振元件被设计成柱状、块状和空心套状三种,也就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说的减振柱、减振块和减振套。减振柱是在橡胶两端镶嵌有螺钉;减振块是在橡胶外围镶有带螺纹的铝件,橡胶中央镶嵌有螺母;减振套是在橡胶两端镶嵌有圆钢垫,中间为空心状态,便于螺钉穿过。这三种减振元件不管采用怎样的方式制作,其最终目的是使两个需要联接的零部件不是刚性联接,从而达到减振的目的。
另外,在上手把上设置减振护套目的是为实现二次减振,减振护套同样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减振护套采用的是泡沫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风力灭火机相比,由于在上、下手把与发动机前、后箱及风机蜗壳联接处设置有减振元件,使之为柔性联接,并在上手把上设置有减振护套,这样就大大地减小了手把的振动,显著地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从而明显提高了机器操作的舒适性,使灭火机便于操作与控制。另外,上、下手把都分别通过三点固定在发动机前、后箱和风机蜗壳上,这样可以很牢固地对上、下手把进行定位,使之不易松弛。这种结构不但紧凑美观,而且制造成本低,使得灭火机具有良好的实用性、经济性和操作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灭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在图1基础上去除部分零件后的示意图
图3是上手把所作的纵向剖面视图
图4是下手把所作的纵向剖面视图
附图中序号说明:1.减振护套;2a、2b、2c.减振块;3.上手把;4.减振柱;5a、5b.减振套;6.发动机前箱;7.风机蜗壳;8.发动机后箱;9.下手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灭火机的减振元件,减振护套1设置在上手把3上,减振块2a通过螺钉螺母固定在上手把3的一端,减振柱4和减振套5a通过螺钉螺母固定在上手把3的另一端。减振块2b、减振块2c和减振套5b同样通过螺钉螺母固定在下手把9上。
如图1、图2所示,上手把3的一端分别通过减振柱4、减振套5a对应地固定在风机蜗壳7和发动机前箱6上;上手把3的另一端通过减振块2a固定在发动机后箱8上。下手把9上端一侧通过减振块2b固定在风机蜗壳7上,下手把9上端的另一侧通过减振套5b固定在发动机后箱8上,下手把9的下端通过减振块2c固定在发动机后箱8上。这样,上手把3和下手把9都分别通过三点无刚性的被固定,既牢固又达到了减振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盛农业药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盛农业药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33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式陈列架
- 下一篇:消防用洒水头的改良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