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态物料的动态计量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2895.9 | 申请日: | 200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82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夏国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艾迪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1/00 | 分类号: | G01G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100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 物料 动态 计量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量设备领域,主要是一种液态物料的动态计量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设备,液流如果间断,不能作为动态流量标准,测量准确度较差;无法测出总流量或规定时间内的流量,不能实现在线检测;不能实现液料分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液态物料的动态计量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液态物料的动态计量设备,主要包括甲罐和乙罐,物料入口通过总阀和消除干扰筒的输入端相连通,消除干扰筒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阀门、第一阀门分别与甲罐、乙罐的输入端相连通,甲罐输出端通过第四阀门、第二迷宫与物料出口相连通,乙罐输出端通过第三阀门、第一迷宫与物料出口相连通,第四阀门和第三阀门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连接;甲罐和乙罐各用三个传感器支承,传感器通分别通过第一仪表、第二仪表与计算机相连接。
所述的甲罐和乙罐上均设有防雾网。
所述的传感器支承采用“点线面”结构,“点”结构采用点状传感器支承,“线”结构采用线状传感器支承,“面”结构采用面状传感器支承。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1、将动态计量问题转化为交替的静态称重计量问题来解决,即把一个较难的动态计量问题转化为成熟的、高准确度的静态称重问题来解决;2、所用称重方法的准确度可溯源,且测得的流量值,均以质量千克为单位来表达;3、当要求防爆时,可用防爆仪表、阀门和传感器;4、可安装在室内、室外或车载到现场,容易地实现在线检测;本专利设备可安装于运输车上,车载到工作现场进行在线检测,每个称重罐的盛液重量,可在0.5~2吨左右,视情而定;5、除了粘度较大测试精度又较高的流量计量因在管道中粘附较多外,均可适用;6、本专利设备与物料温度、环境温度、温度变化、物料比重、输送量、输送压力和大气压力…等物理因素无关;7、结构上解决了热胀冷缩问题对计量精确度的影响;8、全国产化,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迷宫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甲罐部分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点状传感器支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线状传感器支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面状传感器支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消除干扰筒,2-总阀,3-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5-传感器,6-甲罐,7-乙罐,8-法码台,9-第三阀门,10-第四阀门,11-第一迷宫,12-第二迷宫,13-可编程控制器,14-第一仪表,15-计算机,16-第二仪表,17-防雾网,18-点状传感器支承,19-线状传感器支承,20-面状传感器支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这种液态物料的动态计量设备,主要包括甲罐6和乙罐7,甲罐6和乙罐7上均设有防雾网17。物料入口通过总阀2和消除干扰筒1的输入端相连通,液料首先经过消除干扰筒1,保证进入本装置的液料不受后面阀门开关动作的干扰。消除干扰筒1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阀门4、第一阀门3分别与甲罐6、乙罐7的输入端相连通,甲罐6输出端通过第四阀门10、第二迷宫12与物料出口相连通,乙罐7输出端通过第三阀门9、第一迷宫11与物料出口相连通,第四阀门10和第三阀门9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13控制连接;甲罐6和乙罐7各用三个传感器5支承,传感器5通分别通过第一仪表14、第二仪表16与计算机15相连接。
该装置按表一《操作控制步骤》工作,称重传感器的支承处采用图4-图6所示的“点线面”结构,并按图3原则布置安装,以免环境温度变化、物料温度变化和结构变形带来的影响。所述的传感器5支承采用“点线面”结构,“点”结构采用点状传感器支承18,用钢球构成;“线”结构采用线状传感器支承19,它是上、下呈刀刃、刀垫的结构,刀刃与刀垫之间用聚四氟乙稀板一层;“面”结构采用面状传感器支承20,上、下均为平面,两平面间有聚四氟乙稀板一层。甲罐6和乙罐7各有砝码台8一圈,便于在需要时放置砝码来校准各罐的称重准确度。为确保称重准确,甲罐6、乙罐7两罐出口处用第二迷宫12、第一迷宫11迷宫结构。结构见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艾迪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艾迪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