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上的后稳定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2777.8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24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杨健;赵福全;席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浙江省临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稳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具体说是一种汽车上的后稳定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代步的一个重要交通工具之一,汽车上的零部件是汽车不可或缺的组件。汽车上的后稳定杆装置是汽车必不可少的零部件之一,传统的后稳定杆装置是这样的,后稳定杆与后扭力梁主体连接通过后稳定杆与后扭力梁连接螺栓直接连接,并且后稳定杆杆件部分和后稳定杆与后扭力梁连接处仅在内焊接处进行焊接,这样的单边圈焊稳定杆方式,由于连接处的焊接强度不够,车辆在长期行驶后容易造成焊接处断裂。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不足:后稳定杆与后扭力梁连接处的焊接强度不够,车辆在长期行驶后容易造成焊接处断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后稳定杆与后扭力梁连接处的焊接强度不够,车辆在长期行驶后容易造成焊接处断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焊接强度牢固的汽车上的后稳定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汽车上的后稳定杆装置,包括后稳定杆及与其匹配的后扭力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稳定杆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后扭力梁主体,该连接装置包括前连接件和后连接件,该前连接件连接着后扭力梁主体和后稳定杆,而该后连接件套接在前连接件外围且连接后稳定杆。本稳定杆装置将原来的单边圈焊稳定杆的安装方式替换成后稳定杆与后扭力梁主体之间采用两边圈焊的安装方式,前、后连接件之间平行套接,前连接件连接着后稳定杆与后扭力梁主体,后连接件连接着后稳定杆,这样的连接方式,增强了稳定杆的焊接强度,因而汽车在长期使用后仍然不容易造成焊接处断裂,延长了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的前连接件成U型,所述后连接件也为和前连接件形状匹配的U型,所述前连接件的底端设有前圆孔,后连接件的底端设有后圆孔。前圆孔和后圆孔都是用来穿后稳定杆的杆件部分的,装好后,两个圆孔在同一直线上,且U型连接件的底端通过和后稳定杆杆体焊接的方式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前连接件和后连接件的在它们的U型侧面上通过固定体固定连接。后连接件套接在前连接件的外围,在U型侧面上固定它们连接的固定件可以为螺栓,螺钉等固定物。
作为优选,所述的前连接件及后连接件与后稳定杆穿过前圆孔和后圆孔,且通过两边圈焊方式固定连接。这样在该前、后圆孔连接处都通过焊接固定,而且两边圈焊,替代了原来单边圈焊稳定杆的安装方式,同时也增强了稳定杆的焊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通过前、后连接件与后稳定杆两边圈焊的方式,使其与现有技术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增强了后稳定杆与后扭力梁连接处的焊接强度,车辆在长期行驶后不容易造成焊接处断裂,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见图1,本例一种汽车上的后稳定杆装置,包括后稳定杆1及与其匹配的后扭力梁主体2,该后稳定杆1两端以同样的连接方式连接有同样的后扭力梁主体;所述的后稳定杆1通过连接装置3连接后扭力梁主体2,该连接装置3包括前连接件4和后连接件5,该前连接件4连接着后扭力梁主体2和后稳定杆1,而该后连接件5套接在前连接件4外围且连接后稳定杆1。
其中,所述的前连接件4成U型,所述后连接件5也为和前连接件4形状匹配的U型,所述前连接件4的底端设有前圆孔7,后连接件5的底端设有后圆孔8。所述的前连接件4及后连接件5与后稳定杆1穿过前圆孔7和后圆孔8,且通过两边圈焊方式固定连接,这两个圆孔安装好后在同一个直线上。另外,前连接件4和后连接件5的在它们的U型侧面上通过固定体6固定连接,该固定体6为螺栓。
本稳定杆装置将原来的单边圈焊稳定杆的安装方式替换成后稳定杆与后扭力梁主体之间采用两边圈焊的安装方式,前、后连接件之间平行套接,前连接件连接着后稳定杆与后扭力梁主体,后连接件连接着后稳定杆,这样的连接方式,增强了稳定杆的焊接强度,因而汽车在长期使用后仍然不容易造成焊接处断裂,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7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盘条酸洗磷化生产线专用装卸料小车
- 下一篇:光伏发电跟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