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气缸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2612.0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0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韩树新;盛水平;陈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院 |
主分类号: | F16J12/00 | 分类号: | F16J12/00;B23K33/00;B21D22/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龚旻晏 |
地址: | 310003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气缸。
背景技术
传统分气缸由一个筒体与两个椭圆封头对接组成,封头与筒体之间采用对接焊接成形结构,焊接面积大,且分气缸作为一种压力容器,对于采用对接焊接的连接结构在焊接完成后必须开展对接焊缝100%RT探伤,焊接区域多加重了焊缝探伤工作量,促使成品成本上升,另外在一定程度上使产品质量长期稳定性存在更多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结构合理、焊接面积少的分气缸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所述的一种分气缸,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两端为与其一体旋压成型的带孔椭圆形封头,带孔椭圆形封头的中心孔由平板封头密封配合连接。
所述的一种分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孔呈坡口结构,平板封头与中心孔之间角焊连接。
所述的一种分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椭圆形封头的中心孔孔径为筒体直径的20~30%。
所述的一种分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封头采用钢板或圆棒制作,平板封头的厚度为筒体壁厚的1.5~2.5倍。
所述的一种分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封头的厚度为筒体壁厚的2倍。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分气缸技术方案,构思新颖独特,摒弃分气缸的传统结构模式,在产品外形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连接结构的改变,不但能大幅度降低焊接面积,减少焊接工作量,为产品质量长期稳定提供保证,同时改变了焊接方式,能减少焊接探伤的工作量,明显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且采用直径较小的平板封头密封结构,使分气缸在受压情况下更安全,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带孔椭圆形封头、2a-中心孔、3-平板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为一种分气缸,筒体1两端为与其一体旋压成型的带孔椭圆形封头2,带孔椭圆形封头2的中心孔2a由平板封头3密封配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带孔椭圆形封头2的中心孔2a孔径为筒体1直径的20~30%,平板封头3采用钢板或圆棒制作,平板封头3的厚度为筒体1壁厚的1.5~2.5倍,中心孔2呈坡口结构,平板封头3与中心孔2之间角焊连接。
筒体1与两端的带孔椭圆形封头2直接选用无缝钢管一体旋压成型,旋压成型主要工艺步骤为:
①钢管端部进行外喷火焰加热,加热温度为750℃~980℃左右,采用三滚轮旋压压至一次预定变形量,每次变形量为钢管外径的5%-10%;
②钢管轴向移动10mm~20mm,采用步骤②相同工艺,对拟旋压部位进行第二次加热、旋压;
③重复步骤②直至端部成型为带孔椭圆形封头2,带孔椭圆形封头2的中心孔2a孔径为钢管直径的20~30%;
上述的三滚轮旋压采用的为现有的三滚轮旋压装置,三滚轮具体是指主动轮、支撑轮、压缩轮,主动轮使钢管作周向低速旋转,并与支撑轮共同作为钢管旋压的支撑,压缩轮可进行径向压缩位移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院,未经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