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动仪内部结构模拟演示仪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2585.7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3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解德扣;殷建平;朱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科技馆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G01V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403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动仪 内部结构 模拟 演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防震减灾科普演示仪器,具体地说一种用于演示古代测地震的地动仪的内部结构模拟演示仪。
背景技术
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传世杰作,也是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但由于目前还没有一台能对地动仪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直观地模拟演示的仪器设备,影响了与地动仪相关知识的教学和科普宣传,也不利于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和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能直观地演示地动仪的内部结构、有利于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的地动仪内部结构模拟演示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地动仪内部结构模拟演示仪包括支架、可动的龙嘴、钢珠、蟾蜍和摆动机构,所述可动的龙嘴设于所述支架的外侧壁上,所述蟾蜍与所述可动的龙嘴上下对应,所述摆动机构设于所述支架内部,所述可动的龙嘴的内侧端设于所述摆动机构的近距离周围。
上述地动仪内部结构模拟演示仪,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圆柱体和万向轴,所述圆柱体设于所述万向轴上,所述万向轴设于所述支架上。
上述地动仪内部结构模拟演示仪,所述摆动机构包括钢丝、悬锤和大钢珠,所述钢丝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悬锤连接在所述钢丝的下端,所述大钢珠置于支架上,所述支架内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设有连接杆与所述可动的龙嘴相连。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结构,使用时,观众可通过控制摆动支架,使其与可动的龙嘴发生触碰,钢珠掉下,落入蟾蜍。这样,在观众的参与和简单操作下,通过该演示仪器,地动仪的内部结构及其在感受到地震存在后的工作过程,就可直观清楚地进行演示,不仅有利于地动仪的知识教育和科普宣传,也有利于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和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地动仪内部结构模拟演示仪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地动仪内部结构模拟演示仪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地动仪内部结构模拟演示仪包括支架4、可动的龙嘴2、钢珠3、蟾蜍5和摆动机构,可动的龙嘴2设于支架4的外侧壁上,蟾蜍5与可动的龙嘴2上下对应。摆动机构设于支架4的内部,包括圆柱体1和万向轴6,圆柱体1设于万向轴6上,万向轴6与支架4相连,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观众可摇动圆柱体1,当圆柱体1碰到任何可动的龙嘴2,可动的龙嘴2就上张,钢珠3掉下,落入蟾蜍5,表示地动仪感测到某个方位地震的发生。
如图2所示,地动仪内部结构模拟演示仪的外部结构与图1所示演示仪相同,其摆动机构包括钢丝7、悬锤8和大钢珠9,钢丝8向下连接在支架4的顶端,悬锤8连接在钢丝7的下端,大钢珠9置于支架4上,支架4内设有滑道,滑道内设有连接杆10与可动的龙嘴2相连。使用时,观众可轻摇晃悬锤8,悬锤8运动使大钢珠9向同一方向运动,大钢珠9掉入支架4的滑道内,由于重心作用大钢珠9推动可动的龙嘴2,可动的龙嘴2就上张,钢珠3掉下,落入蟾蜍7,表示地动仪感测到某个方位地震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科技馆,未经嘉兴市科技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5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