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磨耐蚀钢制锅具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2565.X | 申请日: | 2007-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83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合林;陈美荣;郑伦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张建青 |
地址: | 3175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钢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耐磨耐蚀钢制锅具。
背景技术
铁锅虽对人体有益,但传统的铁锅存在表面粗糙、易被腐蚀而生锈的缺陷。现有的一些方法,如在铁锅表面覆盖一金属层或涂覆有机涂层,其虽然解决了锅体表面的锈蚀问题,但金属层或有机涂层将铁离子隔离,使铁锅失去了补铁功能。为此,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在表面形成一纯氮化物复合层的铁锅,其在使用时具有补铁功能,虽然提高了铁锅的抗腐蚀性,但纯氮化物复合层脆性较大,且该复合层的表面硬度较低,颜色单一,装饰性差。此外,合金不锈钢锅目前基本采用抛光、砂光等表面处理方法,虽然抗腐蚀性好,但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颜色单一、烹饪时受热易变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抗腐蚀性优良、表面装饰性好、表面硬度高的耐磨耐蚀钢制锅具。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耐磨耐蚀钢制锅具,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包括一钢制基体和在钢制基体表面形成含氧氮碳的多元共渗层。所述的钢制基体为铁基体或合金不锈钢基体,所述的氧、氮、碳三种物质渗扩到钢制基体内形成的多元共渗层中含有碳化铁、氮化铁、四氧化三铁、氮化铬等物质,氮化铁和四氧化三铁形成的致密混合渗层主要起到增强抗腐蚀性、改善耐磨性和脆性的作用;氮化铬、碳化铁、氮化铁主要起到提高锅体表面硬度的作用,使表面硬度达到500~1200HV;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如温度、氧渗入量、时间,可使锅体表面分别加工出多种颜色,装饰性强。
所述的耐磨耐蚀钢制锅具,多元共渗层为氧氮碳三元共渗层,其厚度为10-200微米。
所述的耐磨耐蚀钢制锅具,钢制基体的内、外表面均形成所述的氧氮碳三元共渗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不影响铁锅补铁的前提下,降低了纯氮化层导致的脆性,铁锅的表面硬度达500~1200HV,显著提高了耐磨性,增强了铁锅表面的抗腐蚀性和装饰性;在基本不降低合金不锈钢锅具抗腐蚀性好的前提下,提高合金不锈钢锅具的表面硬度至800~1200HV,耐磨性更好,改善了合金不锈钢锅具烹饪受热时的抗变色性,增强了装饰性。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耐磨耐蚀钢制锅具,其由锅体1和手柄4组成,所述的锅体1由一钢制基体2和在钢制基体内、外表面形成的氧氮碳三元共渗层3构成,该三元共渗层3的厚度为100微米。采用等离子或气体氧氮碳共渗,使氧、氮、碳三种物质渗扩到钢制基体内,得到的三元共渗层中含有碳化铁、氮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等物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5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调温器
- 下一篇:一种带挂槽的抽屉式光盘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