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泵用干式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2470.8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06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胡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赛富特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0052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泵用干式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泵用干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常规热泵用干式蒸发器由于出液口共用制冷时的制冷剂进口,位置较高,制热工况时制冷剂积聚在U形蒸发管内,使部份制冷剂不能及时排出,占据了U形蒸发管底部面积,使换热面积不能有效充份利用,同时出现冷冻油积聚在低于出液口的U形蒸发管内,不能回到压缩机内,使系统失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热泵用干式蒸发器,其在制热工况时U形蒸发管内的制冷剂能及时排出,不会占据U形蒸发管内的面积,改善了蒸发器的换热效果,同时冷冻油也不会积聚在U形蒸发管内,能及时回到压缩机内,也保证了压缩机的良好运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热泵用干式蒸发器,包括内部设有U形蒸发管的壳体、端盖,端盖端面上部设有与U形蒸发管连接的制冷剂连接口一,其特征在于:端盖端面下部设有与U形蒸发管连接的制冷状态时使用的制冷剂连接口二,在端盖环面的底部壁体上设有与U形蒸发管连接的制热状态时使用的制冷剂连接口三,所述制冷剂连接口二和制冷剂连接口三连通。
优选的,所述制冷剂连接口二和制冷剂连接口三分别连接电磁阀,从而控制制冷剂连接口二和制冷剂连接口三的开和闭。
优选的,也可以在制冷剂连接口二和制冷剂连接口三连接处设三通换向阀,从而对制冷剂连接口二和制冷剂连接口三的开和闭进行互换。
当然,所述制冷剂连接口二和制冷剂连接口三也可以合二为一设置在端盖环面的底部壁体上与U形蒸发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端盖环面的底部壁体上设与U形蒸发管连接的制冷剂连接口三,其在制热工况时U形蒸发管内的制冷剂就可以及时排出,不会占据U形蒸发管内的面积,改善了蒸发器的换热效果,同时冷冻油也不会积聚在U形蒸发管内,能及时回到压缩机内,也保证了压缩机的良好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泵用干式蒸发器的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泵用干式蒸发器的实施例二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热泵用干式蒸发器实施例一,其包括内部设有U形蒸发管1的壳体2、端盖3,端盖3端面上部设有与U形蒸发管1连接的制冷剂连接口一31,端盖3端面下部设有与U形蒸发管1连接的制冷状态时使用的制冷剂连接口二32,在端盖3环面的底部33壁体上设有与U形蒸发管1连接的制热状态时使用的制冷剂连接口三34,所述制冷剂连接口二32和制冷剂连接口三34连通,所述制冷剂连接口二32和制冷剂连接口三34分别连接电磁阀4,从而控制制冷剂连接口二和制冷剂连接口三的开和闭。电磁阀4可以直接预先设置在连接口二和连接口三上,也可以安装在其它部件上再与连接口二和连接口三连接。
为了对制冷剂连接口二和制冷剂连接口三的开和闭进行互换控制,也可以在制冷剂连接口二和制冷剂连接口三连接处设三通换向阀的结构来控制。
对于实施例一,在制冷状态时,制冷剂连接口三34关闭,制冷剂连接口一31为制冷剂出口,制冷剂连接口二32为制冷剂进口;在制热状态时,制冷剂连接口二32关闭,制冷剂连接口一31为制冷剂进口,制冷剂连接口三34为制冷剂出口。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热泵用干式蒸发器实施例二,其包括内部设有U形蒸发管1的壳体2、端盖3,端盖3端面上部设有与U形蒸发管1连接的制冷剂连接口一31,在端盖3环面的底部33壁体上设有与U形蒸发管1连接的制冷剂连接口三34。
对于实施例二,在制冷状态时,制冷剂连接口一31为制冷剂出口,制冷剂连接口三34为制冷剂进口;在制热状态时,制冷剂连接口一31为制冷剂进口,制冷剂连接口三34为制冷剂出口。
由于制冷剂连接口三设置在端盖环面的底部壁体上设与U形蒸发管连接,其出口位置低于U形蒸发管的底部,这样,其在制热工况时U形蒸发管内的制冷剂就可以及时排出,不会占据U形蒸发管内的面积,改善了蒸发器的换热效果,同时冷冻油也不会积聚在U形蒸发管内,能及时回到压缩机内,也保证了压缩机的良好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赛富特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赛富特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4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