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磨床上下料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2105.7 | 申请日: | 200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20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耀;王德军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床 上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构成装置领域,尤其与一种磨床上下料机构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外表面磨床如滚子磨床、外圆磨床和内沟磨床等都是采用传统的无心磨床布局切入磨削方式,砂轮架固定在床身上不动,修整器和工件分布在砂轮的两侧同步进退,受此布局的限制,其上下料机构都是采用单臂或双臂机械手强迫实现工件的上下料。这样的机械手结构机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当磨削轴承滚子之类的小工件时上下料容易卡料,加工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就是要克服现有磨床上下料机构存在的结构机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上下料容易卡料,加工效率低下等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低成本、稳定可靠、加工效率高的上下机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磨床上下料机构,包括设置于主轴后部并与主轴同轴的下料油缸、与下料油缸活塞连接并与下料油缸同轴的推料杆和位于推料杆前端下方的接料管,推料杆穿过主轴中孔,下料油缸缸体通过油缸支架固定安装于磨床床身,接料管通过接料管支架固定安装于磨床床身,其特征是:所述的磨床上下料机构还包括输料软管、支撑于输料软管下部的软管托架、套装于输料软管出料口的工件导向套、导向套支杆、挡料头、与挡料头固定连接的挡料头支杆、抬升气缸、定位支架和安装支架;输料软管进料口高于出料口,工件导向套轴线水平,并与导向套支杆一端固定连接;挡料头设置于输料软管出料口前方并与出料口具有微小间隙,挡料头支杆一端与挡料头固定连接;导向套支杆一端和挡料头支杆一端与安装支架轴连接,使导向套支杆和挡料头支杆可以绕轴转动;导向套支杆下方设置有抬升气缸,气缸缸体固定,气缸活塞杆竖直支撑于导向套支杆中部;定位支架上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于挡料头支杆中部下方,对挡料头支杆起支撑作用,从而限制挡料头的最低位置;定位支架和安装支架都固定安装于磨床床身。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待磨工件一个一个送入输料软管,待磨工件在重力作用下依次到达输料软管的出料口;不进行上料时,所述的抬升气缸充有压力空气,气缸活塞杆处于上升位置,顶着导向套支杆位于高位,工件导向套带着输料软管出料口对着挡料头,使挡料头挡着待磨工件位于输料软管内;开始进行上料时,抬升气缸放气,使气缸活塞杆下降,导向套支杆带着工件导向套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使输料软管出料口脱开挡料头并到达上料位置,位于出料口的待磨工件在后续的待磨工件重力作用下进入磨削位置;然后抬升气缸充气,气缸活塞杆顶着导向套支杆上升,带动工件导向套回复原位,使输料软管出料口又对着挡料头,完成一次上料过程。磨床主轴上的电磁夹头通电,将待磨工件吸住开始旋转,砂轮进给开始磨削加工;磨削加工完毕,电磁夹头断电,下料油缸注油,使下料油缸活塞带动推料杆前移,把磨削完成的工件前推,使工件进入接料管,通过接料管输送到成品工件箱,完成一次下料过程。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输料软管为弹簧软管。
所述的定位支架上设置有导向套支杆限位装置,限制导向套支杆上下行程,该限位装置为分别位于导向套支杆上方和下方的两个螺钉。
所述的定位支架上设置有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一端与导向套支杆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支架位于导向套支杆下方的部分连接,对导向套支杆产生下拉力,使导向套支杆下降过程中能紧贴着抬升气缸的活塞杆。
所述的抬升气缸的缸体安装于磨床床身。
所述的抬升气缸的缸体安装于定位支架。
所述的支撑装置为安装在定位支架上的螺钉。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输料软管和工件导向套结构,可以使上料过程中工件不会产生倾斜,防止了卡料,导向套支杆和挡料头支杆采用轴连接结构可以防止输料软管出料口上升时工件与挡料头相撞卡住,达到了稳定可靠、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磨床上下料机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磨床上下料机构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磨床上下料机构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磨床上下料机构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耀;王德军,未经王春耀;王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1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升降深井侧吸强排式除油烟灶具
- 下一篇:结构改良的地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