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景观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2034.0 | 申请日: | 200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1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董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永峰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101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 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水体的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景观水处理装置,用于景观水体水质净化、控制藻类生长,保持景观水水质标准。
背景技术
城市景观水多为静止或流动性差的封闭性缓流水体,一般具有水域面积小、易污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低等特点。由于一般水深较浅,阳光直接照射到整个水体,因此受到N、P、有机物污染的景观水体促使藻类疯长的问题十分严重,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整个水体呈现绿色,色度达到上百度,并伴有明显鱼腥味,严重时甚至造成水体发黑发臭,丧失景观水体的功能。目前对于景观水体藻类疯长的控制技术主要有:
1.混凝沉淀法:该方法通过投加混凝剂处理含有大量悬浮物和藻类的水体,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其基建和药剂成本较高,沉淀污泥会伴生二次污染,通常雷同于其它工艺作为景观水的预处理措施;
2.循环过滤法:对于悬浮物和藻类较少的水体,采用砂滤池等过滤方法进行处理,使出水降低浊度,与生物方法配合亦可去除水中污染物,但阻塞很快,冲洗周期频繁,操作管理不便;
3.加药气浮法:原水混凝反应后进行气浮工艺处理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体中大部分的色度、悬浮物和藻类,其出水再经过滤处理可达到相当好的处理效果;
4.生物处理法:景观水处理中应用的是常用的生物接触氧化法,该方法对水体中的微量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景观水体中采用曝气复氧、跌水等水段增加水体溶解氧水平也对于藻类的控制具有一定效果;
5.化学杀藻法:通过向水体中投加一定的药剂的方法控制藻类和细菌的生长,从而保持景观水体不会发黑发臭。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除藻效果明显,但是由于投加化学药剂,破坏了生态环境,鱼类无法生存,影响景观功能,还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6.生态处理法:通过在景观水体中设置一定的植物群落及生态缓冲带,并在池中放养鱼类等水生动植物,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自净功能的生态水体,实现景观水体的水质保持。但是这种方法占地面积较大,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景观水体,如湖泊等场合。
上述对景观水处理方法都需要有多个装置进行综合性处理才能达到水处理的要求和效果,并都有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无二次污染、投资低、效果好,适用于对景观水体处理的景观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景观水处理装置,包括位于水处理装置内的导流隔板和贯穿在旋转轴上的膜组件,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水处理装置内用导流隔板分隔成曝气池和膜区两部分,并在它们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曝气管道和第二曝气管道;所述的膜组件由金属支架与膜基材组成,并通过连接轴固定在所述的旋转轴上构成,并固定设置在膜区内。
为优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
上述的水处理装置内的进水口有效水位与出水口按照100毫米至500毫米的高程差设置。
上述的膜基材过水孔密度为50目至500目。
上述的旋转轴为空心轴,并与膜组件连接部设置出水孔。
上述的驱动装置的转速至少小于60转/分钟,所述的驱动装置输出轴与旋转轴同轴并驱动旋转式膜组件。
水处理装置的进水有效水位与出水口按照水处理的要求,高低相差100毫米至500毫米设置,在水处理装置内采用导流隔板将装置内部分隔成曝气区和膜区两部分,并设置曝气管道,在膜区内固定设置旋转式膜组件。旋转式膜组件由膜组件固定在旋转轴上而成,膜组件由金属支架与作为膜基材的聚酯无纺布或聚丙烯无纺布或不锈钢丝网或其他透水材料构成,其中聚酯无纺布或聚丙烯无纺布或不锈钢丝网或其他透水材料的过水孔径密度为50目至500目。旋转轴为空心轴,与膜组件连接部设置若干出水孔,旋转式膜组件工作时以≤60转/分钟的转速转动。在对景观水进行水处理时,将景观水体引入装置中,由于进、出水间有100毫米至500毫米的水头差,利用这个水头差作为动力使水中含有悬浮物和藻类的景观水体通过大孔径的膜基材的表面,悬浮物和藻类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在膜基材的表面形成一层厚度约为1至10毫米致密的自生膜,这层膜将后续的水体中的悬浮物和藻类截留在膜区内,而透过膜基材得到澄清的水则通过轴上的出水口并通过轴出水返回到景观水体中;利用膜组件转动和膜区内曝气作用而形成的较大的错流流速,使自生膜在达到一定厚度后即不再继续增长,大量被截留的颗粒物滞留在装置中,装置内的悬浮物浓度会不断提高,通过适当排除高浓度悬浊液维持反应装置内悬浮物浓度维持在≤10000mg/L范围内,在此浓度条件下,不仅有利于自生膜迅速在基材表面的形成,也有利于景观水中污染物的去除。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永峰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永峰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