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源色差计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1922.0 | 申请日: | 200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71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忠;杨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创惠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42 | 分类号: | G01J1/42;G01J1/44;G01J1/04;G01J3/51;G01J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龙祥 |
地址: | 310015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色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测量仪器,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测量电光源的光度、色 度参数的光源色差计。
传统的光源光度色度方案都是以积分球作为光收集器的。使用积分球通常 会遇到下面的一些问题:1)测试效率低;一天最多只能完成100个左右的测试 任务。这样的效率是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的。2)占用空间大;不便于移动。正 是受到上面两个方面的限制,目前光源的色度测试大多还局限于试验室使用; 无法满足光源生产企业大批量测试、严把质量关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测 试效率低、占用空间大、不便于移动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便于携带的 用于测量电光源的光度、色度参数的快速光源色差计。为此,本实用新型采样 如下技术方案:
光源色差计,包括测量控制电路和与测量控制电路电连接的色度探头,其 特征是所述的色度探头主要由采光组件和光源外型适配器组装为整体构件,所 述的光源外型适配器上设置光源吻合部,在光源吻合部与采光组件之间设置光 通道。
所述的光源外型适配器为与所述采光组件连接的独立构件。所述的采光组 件包括探头中心部件、滤色片、光电探测器和探测器线路板,滤色片和探测器 线路板分作前后固定在探头中心部件上,光电探测器安装在探测器线路板上; 所述的光源外型适配器连接在探头中心部件的前端,在光源吻合部与滤色片之 间形成所述的光通道,且在该光通道中设置漫透射玻璃。所述的探头中心部件 的后端连接有探头后盖,该探头后盖将所述的光电探测器和探测器线路板密封。 此种结构的色度探头适于对直管型灯管检测。
所述的光源外型适配器为与所述采光组件连接的主要由前半部分、后半部 分构成的积分球。所述的光源吻合部设置在积分球的前半部分上,所述的采光 组件设置在积分球的后半部分上,在所述的光源吻合部与采光组件之间设置有 挡板。所述的积分球的前半部分上设置有位于光源吻合部内侧的隔尘玻璃;所 述的采光组件包括探头中心部件、滤色片、光电探测器、探测器线路板和探头 后盖,中心部件固定在积分球的后半部分上,滤色片和探测器线路板分作前后 固定在探头中心部件上,光电探测器安装在测器线路板上;隔尘玻璃与滤色片 之间形成所述的光通道。此种结构的色度探头适于对各种光源进行检测。
所述的测量控制电路设置在一壳体内,与该测量控制电路相连设置有固定 在该壳体上的LCD显示窗口;所述的色度探头通过电缆与设置在壳体上的探头 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的测量控制电路包括色度参数测量电路、CPU系统电路、键 盘和显示电路以及电源电路;所述的探头信号接口连接在色度参数测量电路上, 在壳体上还设置有通讯接口和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的充电接口。
本实用新型首先将色度测量的光源色差计简单化、小型化,与现有技术相 比具有使用方便、测量快速、便于携带等优点,大大提高了光源色度参数测量 的效率;而且色度探头的结构简单,可以制成不同的规格以与不同规格的灯具 相配;同时降低了仪器设备的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力。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所示壳体的俯视图。
图1C为图1A所示壳体的仰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色度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色度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中:1-壳体、2-色度探头、3-探头信号接口、4-充电接口、5-通讯接口、 6-光源外型适配器、7-漫透射玻璃、8-滤色片、9-探头中心部件、10-探测器线 路板、11-光电探测器、12-探头后盖、13-探头后盖、14-探头中心部件、15-光 电探测器、16-探测器线路板、17-滤色片、18-积分球的后半部分、19-挡板、 20-积分球的前半部分、21-通孔压圈、22-隔尘玻璃、23-手柄、24-测量控制电 路、25-采光组件、26-光源吻合部、27-光通道、31-色度参数测量电路、32-CPU 系统电路、33-电源电路、34-键盘和显示电路。
以下结合附图以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创惠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创惠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1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咽利喉茶
- 下一篇:一种含氯法拉滨的复方抗癌缓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