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变压器输油管联接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91910.8 | 申请日: | 2007-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0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成;刘利平;徐剑飞;叶齐鸣;王志军;朱允法;张建飞;杨克强;石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光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19/02 | 分类号: | F16L19/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宇娟 |
| 地址: | 324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变压器 输油管 联接 组件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组件,尤其是属于一种辅助变压器输油管道与输油管道相互联接用的电力变压器输油管联接组件。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变电所广泛应用的一种电力设备,因此安装、年检以及大修过程中给变压器补充油是电力工程单位的一项经常性工作,由于电力设施的特殊性,对变压器油油质的要求相当高,如果在注油前后以及耐压实验化验中发现油质不符合标准,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对不合格油进行过滤,因此,不但会耽误电力建设工期直接影响变电所的投运,还会给整个电网的运行留下安全隐患。在现有技术中,当用输油管道在给变压器输油遇到管道长度不够时,由于没有合适的联接组件,经常会采用铁管和橡胶带绑扎对接的方式,费工费时、密封性差,容易造成变压器油的污染和渗漏,很难保证变压器油油质,另外,还会直接影响变压器的真空处理、抽空时间、注油速度、真空范围。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力变压器输油管联接组件,通过该联接组件能方便地实现输油管与输油管之间的联接,具有密封性能好的优点,从而确保输送的变压器油油质、纯净度,有效提高输油效率,有利于消除电力设施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电力变压器输油管联接组件的结构要点是:它由二只连接螺母、二只油管接头和一只防尘连接头构成,防尘连接头呈杠铃状,轴向对称,中轴为一根圆管,圆管端部形成台阶,台阶外环面具有外螺纹;二只油管接头分别位于防尘连接头两侧,油管接头轴向形状呈台阶筒状,筒状尾部具有一个接纳防尘连接头圆管端部的连接卡扣,连接卡扣的外径与台阶外环面外螺纹的底径相匹配;二只连接螺母分别位于防尘连接头外侧,连接螺母的内环壁上具有与防尘连接头圆管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连接螺母的出口缩口后形成内台阶。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力变压器输油管联接组件,其特征是:油管接头的筒状前部的外环壁上设有油管卡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力变压器输油管联接组件,其特征是:连接螺母的环壁上设有环形分布的松紧孔。
有益效果: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发现此类联接组件,作为与电力变压器的配套附件,两根输油管通过其管口分别套置在两端的油管接头上,再用卡环扣住后联接牢固,油管接头上设置油管卡槽,将卡环扣嵌置在油管卡槽内密封度更高。再用连接螺母固旋在防尘连接头的外螺纹上,从而实现两根输油管之间的对接。由于组件采用螺纹旋接,方便实用,每个部件的密封面上都设有相应的密封圈,密封性能好,从而确保了变压器油油质、纯净度,有利于提高输油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分别表示:连接螺母10,松紧孔101,内螺纹102,内台阶103;油管接头20,油管卡槽201,卡槽凸环202,连接卡扣203,环形内腔204,过渡圆筒205;防尘连接头30,圆管端部301,外螺纹302,圆管303。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从左至右分别为连接螺母10、油管接头20、防尘连接头30、油管接头、连接螺母。由于二只连接螺母和二只油管接头的结构完全相同,而且防尘连接头30也完全呈轴向对称结构,因此,在以下叙说中只叙说单侧的对称结构。
中间的防尘连接头30呈杠铃状,轴向对称,中轴为一根圆管303,圆管端部301裸露出头部,并形成一个环状台阶,环状台阶的环面上设有外螺纹302。
油管接头20外壁轴向形状呈筒形台阶状,从右至左由连接卡扣203、外径稍小的过渡圆筒205以及外径最小的前部圆管构成。连接卡扣203外径最大,其环形内腔204具有一个接纳密封圈(图1中未画出)的台阶,组装后该密封圈正好位于防尘连接头30圆管304的圆管端部301的台阶上,起到密封作用。外径最小的油管接头20的前部圆管外环面上设有油管卡槽201,为了确保与输油管的密封对接,油管卡槽201可以多设几道,中部以卡槽凸环202间隔,使用时,输油管管口套至油管接头20的前部圆管的基部,然后用卡条卡在油管卡槽201内,确保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光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光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19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