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复底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1797.3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83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友新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4浙江省杭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复底锅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及铝合金复底锅。
(二)背景技术
现市场上的铝及铝合金锅复底锅,在其锅底部复合上一层不锈铁片底面,底面与锅底焊接而成。复底不锈铁的作用是使该锅适合在电磁炉上使用,因为铝本身不导磁。但这种技术的缺陷是复合牢度不够、加工工艺复杂。
中国专利2005201020259号在锅底预先成型多个凸起部,复底片冲压多个于凸起部配合的翻孔,再经复打使翻孔边插入到锅底内部,凸起部变形包覆在翻孔底部的弧形面上。该专利的缺点是复打时仍然需要施加很大的压力才能使翻孔边插入锅底,增加制造难度;并且凸起部变形后包覆翻孔底部的弧形面的结合面太小,影响复底片与锅底的结合牢度。
国际专利WO2004、023951A1披露了一种铝合金复底锅,铝锅锅底部预先成型有多个圆柱凸起部,复底片上有与所述的凸起部相配合的冲压平孔,复底片经复打紧贴于锅底部,凸起部的变形部包覆于复底片外表面上成铆钉形状。这一结构无需使复底片刺入锅底,降低了制造难度,同时复底片与凸起部的变形部的连接面也足够大,因此连接牢度高。但是,其带来的缺点是锅底上有外露的铆钉头,不平整。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已有技术的锅底不平整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既使复底片与锅底连接更加牢固、制造更加方便,又锅底平整的铝复底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铝复底锅,锅底部复合固定复底片,铝复底锅锅底部预先成型有多个圆柱凸起部,复底片上有与所述的凸起部相配合的冲压平孔,复底片经复打紧贴于锅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底片的外露面上围绕所述的冲压平孔有下凹部,凸起部的变形部填充于所述的下凹部。
复底片是不锈铁片。如采用不锈铁材质使该锅适合在电磁炉上使用。为加工便利,所述的下凹部是圆形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制造容易,只需要一般的复打就可以使复底片经复打紧贴于锅底部,所述的凸起部形变包覆于复底片外表面上成铆钉形状,所需要的压力小;凸起部变形形成的铆钉与复底片的结合面大,复底片与锅底连接牢固;凸起部的变形部填充在复底片的下凹部内,锅底保持平整,便于使用和清洗。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打前的锅底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复底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复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的C局部放大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铝复底锅,锅底部1复合固定复底片2,铝锅锅底部1预先成型有多个圆柱凸起部11,复底片2上有与所述的凸起部11相配合的冲压平孔21,复底片2经复打紧贴于锅底部1,所述的复底片2的外露面上围绕所述的冲压平孔21有下凹部22,凸起部11的变形部12填充于所述的下凹部22。
锅底部1的圆柱凸起部11呈环形状均匀分布。
复底片2上的平孔21与凸起部11配合呈环状均匀分布。
复底片2是不锈铁片或不锈钢片。如采用不锈铁材质使该锅适合在电磁炉上使用。为加工便利,所述的下凹部22是圆形的。
复底片的厚度为4mm~10mm。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友新,未经黄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17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