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骨诱导活性涂层的牙植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1734.8 | 申请日: | 200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99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耿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建平;陈志勤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A61K6/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03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诱导 活性 涂层 牙植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牙列缺失修复的具有骨诱导活性涂层的牙植体,属于口腔医学领域。
背景技术
国际主流的牙植体表面处理方式为喷砂和酸蚀处理(SLA),该方法极大的增加了牙植体表面积。但是该方法还无法产生骨诱导活性,因此,不能进一步提高牙植体骨融合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牙植体骨融合性能的具有骨诱导活性涂层的牙植体。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骨诱导活性涂层的牙植体,其特征是在牙植体的外表面有骨诱导活性涂层。
上述的骨诱导活性涂层是骨形成蛋白。所说的牙植体可以是纯钛或钛合金。
具有骨诱导活性涂层的牙植体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将表面经过喷砂和酸蚀处理的牙植体放到骨形成蛋白(BMP)溶液中浸泡,在牙植体表面形成涂层,然后冻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牙植体表面经过喷砂和酸蚀处理后,在牙植体的表面会出现凹坑,显著扩大了牙植体表面积,有利于骨形成蛋白(BMP)附着在牙植体表面,使BMP涂层不容易脱落,附着在牙植体表面的涂层具有骨诱导活性,极大的提高了牙植体骨融合性能,可缩短骨性结合的时间,寿命长,特别适合D3/D4类颌骨条件下的植牙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骨诱导活性涂层的牙植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骨诱导活性涂层的牙植体,在牙植体1的外表面有骨诱导活性涂层2。
制备方法如下:
将表面经过喷砂和酸蚀处理的牙植体放到骨形成蛋白溶液中浸泡1-3天,在牙植体表面形成涂层,然后置于冷冻机中冷冻、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建平;陈志勤,未经耿建平;陈志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1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