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嵌入式感应卡电话机自动拨号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1624.1 | 申请日: | 200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09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希剑;范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德诚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6 | 分类号: | H04M1/26;G06K7/08;G06K19/07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 感应 电话机 自动 拨号 | ||
1.一种嵌入式感应卡电话机自动拨号器,其特征在于CPU分别与外线接口、电源电路、CPU复位电路、电话状态检测电路、感应卡读写电路、DTMF编解码电路、电话接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感应卡电话机自动拨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电路为:电话外线信号经外线接口(J1)接入后,经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组成的电流桥整流后,流向电话机接口(J2)输入端,电话机接口(J2)另一端与第五二极管(D5)正极相连接,第五二极管(D5)负极与稳压管(Z1)反向端相连接,稳压管(Z1)正向端接地,法拉电容(F1)、第一电解电容(E1)和稳压管(Z1)并联,第一电阻(R1)一端和电话机接口(J2)输入端相连接,第一电阻(R1)另一端与法拉电容(F)1正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感应卡电话机自动拨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TMF编解码电路包括解码电路、编码电路,解码电路为:第一电容(C1)一端与电话机接口(J2)输入端相连接,第一电容(C1)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一端相连接、第三电阻(R3)另一端与解码芯片(IC2)第2引脚相连接,解码芯片的数据输出端与CPU相连接;编码电路为:第八电阻(R8)一端和电话机接口(J2)输入端相连接,第八电阻(R8)另一端与三极管(N1)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N1)发射极与第九电阻(R9)一端相连接,第九电阻(R9)另一端接地,三极管(N1)基极与第六二极管(D6)负极相连接,第六二极管(D6)正极与第三电容(C3)一端、第六电阻(R6)一端、第七电阻(R7)一端相连接,第三电容(C3)另一端接地,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CPU的两只I/O管脚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感应卡电话机自动拨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PU复位电路为:电话机接口(J2)输出端与第二电解电容(E2)正极、第十二电阻(R12)一端相连接,第二电解电容(E2)的负极与第十三电阻(R13)一端相连接,第十三电阻(R13)另一端接地,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也接地,第二电解电容(E2)负极与CPU的复位脚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感应卡电话机自动拨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话状态检测电路为:第十电阻(R10)一端与电话机接口(J2)输出端相连接,第十电阻(R10)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4)一端、第十一电阻(R11)一端相连接,第四电容(C4)另一端接地,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与CPU的一只I/O管脚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德诚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德诚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16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