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服饰车缝结构的改良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0950.0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10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玉云 |
主分类号: | D05B1/20 | 分类号: | D05B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饰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饰车缝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按,一般女性内衣或束衣等贴身衣物在设计上,因穿着机能性的考量及特殊需求,通常必须采用不同材质布料并接组制,以取得不同部位所需的机能性或结构强度。
而在此类布料的并接作业上,请参阅图1所示,主要是将欲并接的二布料1、2予以叠置而令其布边呈交叠齐平状后,再于其距布边预定部位处以一道缝线3予以车缝结合,再将二布料1、2的布边自车缝部位予以拉整摊平,使其布边得以平贴于布料1、2内缘,最后再以车缝线4采用连续锯齿纹加以缝结固定,使二布料1、2的并接布边得以覆贴固定,以维持其并接型态的稳固性。
但,前述的布料并接缝结结构,固可达成预期的布料并接功能,但因其布料的布边在车缝上并未予以隐藏,是以其布边的剪裁痕迹清晰可见,多少会影响其整体的美观性,加上其布边通常系位于衣物的内缘面,而此类衣物因系贴身衣物,所以该等布边将会直接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并可能随着穿着者的肢体动作而与肌肤相互磨擦,造成穿着上的不舒适,自有待设法加以解决改善。
再者,此种车缝固定方式,因为并非对布料的并接部边形成密集的车缝,所以其结构的强度较差,容易因为外力的拉扯而产生脱线或进开,故其耐用性及持久性较差,且其车缝部位明显会有两层布料的厚度与痕迹,其穿着上的整体平整性较差,实有必要一并设法加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服饰车缝结构的改良,其经由结构的改良设计,使其在布料的并接缝结上,特能赋予较佳的美观性,同时能有效提升其穿着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经由结构的组成设计,使其再取得布料并接的美观性外,更可增进其布料并接缝结的结构强度,进而能增进其耐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服饰车缝结构的改良,包括并接的一对布料,并接的一对布料在并接缝结上叠置,布边呈交叠齐平状,绕包布边内侧部位有包边式密集车缝线段,布边被包夹于车缝线的内部且为平整状态。
本实用新型于结构设计上,主要是将欲并接的布料予以叠置而令其布边呈交叠齐平状,再以车缝线采包边式密集车缝,使车缝线得以由布边预定宽度内扎针缝结并今其车缝线绕包布边,据,以完成二布料的并接车缝,最后再将二布料分别向外拉张以取得平整状态,同时得以将车缝线拉整摊平而呈两面包缝布料接缝部位,达布料并接边缘隐置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增进其美观性及结构强度、耐用性外,更得以有效提升其穿着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服饰车缝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于布料并接车缝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于布料并接拉整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于布料并接拉整的结构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于布料并接车缝后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于布料并接拉整缝后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车缝结构实施上的一较佳实施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结构示意图、图4的结构动作示意图、图5、图6的结构示意图及图7的实施状态参考图,如图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服饰车缝结构改良的一较佳实施例,其布料10、20在并接缝结上,主要是将欲并接的布料10、20予以叠置,令其布边11、21呈交叠齐平状,再以车缝线30采包边式密集车缝,使车缝线30得以由布边11、21预定宽度的略内侧部位扎针缝结并令其车缝线30绕包布边11、21,使布边11、21被包夹于车缝线30的内部而不外露,据以完成二布料10、20的并接车缝,最后再将二布料10、20分别向外拉张以取得平整状态,同时得以将车缝线30予以拉整摊平,令车缝线30呈两面包缝布料10、20接缝部位的结构型态,进而达成布料10、20并接边缘隐置的效果;
经由上述车缝结构的改良,使本实用新型在布料10、20的并接车缝上,乃舍弃习知的两阶段式车缝方式,而改采包缝方式一刺完成其车缝作业,并在其包缝作业时,一并将布料10、20的布边11、21包结在车缝线30的包缝结构中,如此一来,在将二布料10、20拉张整平时,该车缝线30将同步被拉整摊平,而其布料10、20并接的布边11、21则仍被隐置而不外露,如此一来,不但整体更为美观,且其密集式的缝接型态更可提升其整体结构强度及耐用性,更重要的是在穿着上可取得较服贴的触感,不致有习知布料边缘磨擦肌肤所造成的不适,从而可大幅提升其穿着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玉云,未经陈玉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9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