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品检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90946.4 | 申请日: | 2007-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01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李元景;李玉兰;张丽;吴万龙;彭华;刘以农;赵自然;王学武;孙尚民;桑斌;王海林;宋全伟;张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新华 |
| 地址: | 100084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物品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射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行李箱中的爆炸物和毒品等危险品进行安全检测的物品检测装置和该物品检测装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CT技术应用于爆炸物检测的方法和设备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9·11事件之后,航空安全工作中对旅客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的检查尤为重要。
当前,射线类用于行包检查的设备主要分为两类:DR类和CT类。DR类射线检测设备采用传统的二维数字成像技术。其优点在于检测速度较快,行李通过率高,而且容易判断金属等危险品;其缺点在于探测器获得的被检物的信息量较少,难以准确判断爆炸物,比较适合成平面图像。
CT类射线检测设备,主要运用CT重建算法,重建出行李的断层图像。其优点在于断层数据信息量丰富,通过重建断层图像可以准确地判断爆炸物;其缺点是检测速度较慢,行李通过率低。
由于上述两类行包安全检测设备都存在不足之处,难以同时满足高通过率和高准确率的要求,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不仅要求较高的行包检查速度,并且要求设备能够准确地识别危险品。
于是,最近提出一种多级扫描模式的行包检测设备,其联合应用DR装置和CT装置。该多级扫描模式的行包检测设备先用DR检测对行包进行危险预判断,然后对怀疑区域进行CT检测。这种设备的优点在于检测速度较高,但是预判断准确度不高,容易发生误判,而且设备体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品检测装置,包括独立的DR子系统和独立的CT子系统,其中,所述物品检测装置还包括将DR子系统的投影数据和CT子系统的投影数据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判断的判断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DR子系统的投影数据和CT子系统的投影数据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加了用于判断的数据信息,使得判断结果更准确,而且不会降低被检测物品的通过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物品检测装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被检测物品的层面A的示意图;
图3显示以不同投影角度对本实用新型的被检测物品的层面A进行投影的示意图;
图4是显示以层面A为中心的一组层面。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主要说明物品检测装置的结构和特点。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物品检测装置。图1所示的物品检测装置包括独立的DR子系统2和独立的CT子系统3。DR子系统2具有射线源5和探测器6。CT子系统3具有射线源7、探测器8和滑环9。由于DR子系统2和CT子系统3的具体构成均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说明。图1所示的物品检测装置还包括判断装置4,该判断装置4分别与DR子系统2的探测器6和CT子系统3的探测器8进行通信,用于分别获取DR子系统的投影数据和CT子系统的投影数据,并将DR子系统的投影数据和CT子系统的投影数据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判断。
由于现有技术中,一般仅基于DR子系统的投影数据或仅基于CT子系统的投影数据来进行判断,因此用于判断的数据信息量少,导致判断的准确度不高。而本实用新型的判断装置将DR子系统的投影数据和CT子系统的投影数据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判断,因而增加了用于判断的数据信息量,提高了判断的准确度。
如图1所示,被检测物品1放置在传送带上,分别经过DR扫描和CT扫描。图2显示被检测物品1的一个层面A,当该层面A经过DR子系统2时,DR子系统会沿一固定投影角度α对层面A进行投影(参见图3),从而可获得被检测物品的A层面的射线衰减系数分布情况,不妨将利用DR获得的该射线衰减系数分布称为射线衰减系数的第一投影数据。当被检测物品1的该层面A经过CT子系统3时,由于CT子系统的射线源7和探测器8随滑环9旋转,因此CT子系统会沿另一个投影角度β对层面A进行再次投影(参见图3),从而可再次获得被检测物品的A层面的射线衰减系数分布情况,不妨将利用CT获得的该射线衰减系数分布称为射线衰减系数的第二投影数据。
由于CT子系统和DR子系统分别以不同投影角度对被检测物品的同一层面A进行投影,因此对于同一层面A可以获得两组投影数据,这就使得同一层面A的投影数据量增加一倍,这无疑有利于提高判断的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9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