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导光棒耦合输出的红光治疗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90644.7 | 申请日: | 2007-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50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崔德兴;屠跃珍;刘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电微波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廖元秋 |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导光棒 耦合 输出 红光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见光连续波红光治疗仪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在医治各种疾病时除药物治疗外,还采用手术,物理,化学,心理等疗法。利用各种光谱的光的不同特性形成了光疗的方法和设备。采用红光治疗就是其中一种。红光的产生可以采用激光器或由白光灯分光滤波的方法。采用激光器获得红光价格高,功率低,光斑小。采用白光灯分光滤波的方法可以获得较大的红光功率和光斑,价格较低,一般输出功率可大于2瓦,光斑直径可达到120毫米。因而具有治疗病灶面积大,组织穿透深,操作简单等特点。这种红光治疗仪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输出结构简单,光斑调整范围小不能用在耳鼻喉科,肛肠科,妇科等浅腔道疾病治疗中。因此找到一种可将红光导入人体浅腔道的方法和设备是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光纤导光棒耦合输出的红光治疗仪,对已有的红光治疗仪的光输出结构进行改进,以使其应用于人体耳鼻喉科,肛肠科,妇科等浅腔道疾病治疗中。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纤导光棒耦合输出的红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该治疗仪包括红光发生器,红光输出装置,第一光耦合器,光纤,第二光耦合器,导光棒和机箱;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为:该红光发生器置于机箱内,该红光输出装置与红光发生器相连置于机箱外上部;第一光耦合器输入端与红光输出装置光路相连,输出端与光纤一端光路相连;光纤另一端与第二光耦合器输入端光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的另一端与导光棒的一端相连(导光棒的另一端进入人体浅腔道)。
上述光纤导光棒耦合输出的红光治疗仪中,红光输出装置输出红光光斑直径可为D1,D1≤120mm,第一光耦合器输入光斑直径可为D1,输出光斑直径可为D2,D2=(1/10-1/30)D1,光纤直径可为D2,长度为L1,L1=(300-2000)mm.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入光斑直径可为D2,导光棒的输入端面直径可为D2,输出光斑直径可为D3,D2/D3=(1-5)/1,所有光路连接输入和输出端面均可相互平行及同心。
导光棒的长度可为L2,L2=(100mm-300mm),导光棒的形状可为直锥体或弯曲的锥体。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纤导光棒耦合输出的红光治疗仪可以将红光导入人体的浅腔体,利用红光对生物体产生光化学作用,使之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及治疗效果。细胞中线粒体对红光的吸收最大,在红光照射后,线粒体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这样可以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糖元含量增加,蛋白质合成增加和三磷酸腺苷分解增加,从而加强细胞的新生,促进肉芽组织和毛发生长及溃疡的愈合;同时也增加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因而在临床上可以治疗耳鼻喉科,肛肠科,妇科等浅腔体的多种疾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光纤导光棒耦合输出的红光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光纤导光棒耦合输出的红光治疗仪如图1所示,包括包括红光发生器1,红光输出装置2,第一光耦合器3,光纤4,第二光耦合器5,导光棒6和机箱7。红光发生器1置于机箱7内,红光输出装置2与红光发生器1相连置于机箱7外上部。第一光耦合器3的输入端与红光输出装置2光路相连,输出端与光纤4一端光路相连。光纤4另一端与第二光耦合器5输入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5的另一端与导光棒6的一端光路相连,导光棒6的另一端进入人体浅腔道。
上述结构中红光输出装置2输出的红光光斑直径为D1,D1≤120mm;第一光耦合器3输入光斑直径为D1,输出光斑直径为D2,D2=(1/10-1/30)D1;光纤4直径为D2,长度为L1,L1=(300-2000)mm.第二光耦合器5的输入光斑直径为D2.导光棒6的输入端面直径D2,输出光斑直径为D3,D2/D3=(1-5)/1;所有光路连接输入和输出端面均应相互平行及同心。导光棒的长度L2=(100mm-300mm),导光棒的形状为直锥体或弯曲的锥体。
本实施例的光纤导光棒耦合输出的红光治疗仪输出红光光谱为可见光600-700nm,输出光功率1.4W(光纤),0.8W(导光棒)。输出红光光斑直径4-12mm;适合治疗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的实施例分别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电微波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电微波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6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门窗控制开关
- 下一篇:一种交流电压欠压脱扣器控制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