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能飞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0435.2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47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涂凯;王略;米旺;牛辉;侯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航世纪超导储能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02 | 分类号: | H02K7/02;H02K7/09;H02K1/27;H02K21/12;H02N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涛 |
地址: | 100043北京市石景山区八***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能量储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储能飞轮。
背景技术
储能飞轮被认为是最好的电能量储存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优点。正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需要进行电能量储存的各个领域。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储能飞轮机械部分的主体结构包含飞轮1和与之连轴的能量转换装置2,支撑转动部件的轴承3以及其它辅助的机械结构。
现有技术的储能飞轮结构复杂,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储能飞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能飞轮,包含:中空的永磁材料飞轮、超导磁悬浮部件、定子和底盘,定子呈中空状固定在底盘周围,超导磁悬浮部件固定在底盘上,位于定子的中空状结构内,中空的永磁材料飞轮设置在定子的中空结构内。
一种储能飞轮,所述底盘呈圆形,所述定子呈中空环型,所述中空的永磁材料飞轮呈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储能飞轮结构简单,功能集中,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储能飞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储能飞轮纵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储能飞轮俯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飞轮,包含:中空的永磁材料飞轮1、超导磁悬浮部件2、定子3和底盘。定子3呈中空圆环型固定在底盘周围。底盘呈圆形,超导磁悬浮部件2均匀的固定在底盘上,并位于定子3的中空圆环型结构内。中空的永磁材料飞轮1呈圆形,设置在定子3的圆环型结构内。
超导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迈斯纳效应,即超导体的抗磁性,其要义是:当超导材料处于超导状态时,外界磁场的磁力线会被超导体排出体外,使得内部的磁场强度为零,这个现象被称为迈斯纳效应。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超导体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形成不会损耗的超导电流,该超导电流形成的感应磁场与外界磁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外磁场相互作用后,使超导体获得悬浮力,同时这种相互关系在超导体内部产生的“钉扎”现象会制止超导体在非连续磁场中移动,利用这个特性实现一种动态的“定位”。
利用上述结构及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高温超导磁悬浮部件2进入超导状态后产生的悬浮力和导向力会使永磁材料飞轮1悬浮,通过向定子3提供能量使永磁材料飞轮1旋转并由电机储存该机械能;当需要释放能量时,由控制单元使定子3与永磁材料飞轮1共同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进行释放,这样使储能飞轮能够完成储能和能量转换的过程。根据永磁材料飞轮1的重量,可以适当增加超导磁悬浮部件2的数量,以保证可靠悬浮。
定子与转子的位置不限于转子在定子内。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照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航世纪超导储能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宇航世纪超导储能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