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马桶的节水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90238.0 | 申请日: | 2007-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44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金九皋;金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九皋 |
| 主分类号: | E03D5/09 | 分类号: | E03D5/09;E03D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兴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蕴;唐根清 |
| 地址: | 10001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马桶 节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装置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马桶的节水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极其宝贵的资源,节约用水已成为全民皆知的好风尚,无论在政府机构还是社区居民,都把节水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节水马桶、节水龙头应运而生。新房住户固然可自行选购不同的节水用品,采用各种节水马桶进行家装,但是对于社会上还存在相当数量的老式房住户,这些老式房的抽水马桶多数还是容量为20至30升左右的大水箱。
因此,为了节约用水,就存在一个对老式马桶结构改造的问题,两年前在一些社区开展的对旧式马桶进行节水改造的工艺活动中,披露了“一根尼龙绳的节水作用”,已在许多居民小区中掀起了极大的学习热潮,本设计人就是所述公益活动的主创者和宣讲者,经过一个时期的摸索、示范,在看到其节能效果的同时,还看到尚有待改进之处。一根尼龙绳的节水固然简单经济,但在操作上不够规范,系不好时也容易移位,执行起来任意性、可变性都比较大,为了更加方便民众的采用,本设计人在上述基础上,总结开发了一种简易产品,只要在老式马桶上配上这一简易产品,就能方便的获取节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已有的马桶节水装置而言,由于存在着操作上不够规范、执行的任意性、可变性大等诸多尚不完善之处,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就提出一种更方便更规范的简易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马桶的节水装置,为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马桶的节水装置,固定在马桶水箱中立管基座之外围,其特征在于,围绕在所述立管基座外缘H高度上设有一个开口的环形卡圈,卡圈两侧的边带部分伸向水箱中活塞盖的上部,边带上开有锁紧孔并装有锁钉,边带端头处呈扫口状张开。高度H是这样估算的,经多次试验得知在马桶抽水的时候,当活塞盖的平面掀起的角度与水平面夹角α呈45°角时,此时的出水量与节能效果呈现最佳状态。老式马桶中活塞盖掀得很大,α值一般都在80°上下,虽然有足够的冲刷力清除马桶污物,但耗水太多;当活塞盖掀起角度过小,α值低于45°时,虽用水量少但冲不净马桶,并非节能者的本意,为了满足α角的这样一个经验数值,则可用几何关系计算出环形卡圈高度H的位置所在。因此,所述环形卡圈两侧边带端头挡在活塞盖平面与水平面呈45°角的位置处。这种对掀盖角度的控制也可等效成对活塞盖拉绳的控制,将拉绳上下行程控制在比原行程短的范围内,也可以达到减少出水流量的作用。环形卡圈的材料采用金属带料或有机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装入老式马桶后,由于能够自行控制水箱的用水量,节能效果明显,三口人的家庭每年能节约70吨水,该装置易于普遍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老式马桶节水改造的尼龙绳捆绑方法
图2a为开口环形卡圈结构示意图
图2b为节水装置在水箱中的位置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表示已公开采用的一种对老式马桶节水改造的示意图,图中的外轮廓表示老式马桶的大体积水箱,其上安装的冲水把手1伸出至水箱处。所连接的冲水机械杆2横在水箱中,它的端部有一段垂直向下的拉绳3,拉线端头连接活塞盖4,活塞盖平时盖严出水口5。上部的入水口设有阀门6,阀门顶部连着一个带有浮球7的长臂,当浮球上浮时,压下阀门6挡住入水,当浮球下降时,开启阀门,新水入内,与活塞盖相连的为立管基座8。参照图2a表示开口环形卡圈9的结构,该环形卡圈抱在立管基座8之外缘,卡圈两侧的边带部分上开有锁紧孔9.1并装有锁钉9.2,边带端头处呈扫口状9.3向外张开。参照图2b表示该节水装置在水箱中位置关系。在本例中,开口的环形卡圈在立管基座上的位置高度H调整到活塞盖平面与水平面间夹角为45°。这时的冲水量将被自动控制在既能冲净马桶,又能达到节水的最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九皋,未经金九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2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