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管磨损保护短节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90170.6 | 申请日: | 2007-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4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宋生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谢小延 |
| 地址: | 1007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磨损 护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或降低套管钻井过程中套管外表面与地层岩石或上一级套管磨损的套管钻井用套管磨损保护短节。
背景技术
套管钻井作为一种十分新颖并富有创造性的新技术,已经引起国内外石油企业的高度重视。套管钻井改变了常规钻井的作业方式,将井下破岩钻进和下套管作业同步,具有钻井与完井一体化的技术特征,既可降低工程费用,又可减少井下复杂和事故的发生,因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套管钻井中,套管柱的受力比普通固井套管要复杂得多,工作环境也更加恶劣,特别是地面驱动式套管钻井方式,靠套管柱本身的自重来加钻压,靠转盘旋转带动井底钻具组合旋转来实现碎岩钻进,因此套管钻井过程中,作为钻柱的套管柱要受到拉、压、弯、扭、振动等载荷的联合作用,使得套管柱与井壁岩石不断接触,很容易产生滑动磨损。有时由于受地层等因素的影响,作业时所用的工艺参数比较苛刻,使得井眼中的套管柱发生屈曲,从而造成套管外表面磨损非常严重。有时会因为磨损过于严重而使得完钻后套管柱的强度和服役寿命难于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直接影响或制约了套管钻井这一崭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套管钻井用套管磨损保护短节,利用该短节能有效地降低或防止钻井套管在钻井过程中套管外表面与地层岩石或上一级套管的磨损,确保完钻后套管柱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服役年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管钻井用套管磨损保护短节是由一根外径与钻井套管接箍外径一致的圆管短节构成,圆管短节的一端设有与套管管体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圆管短节的另一端设有与接箍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圆管短节的中部为耐磨带,在外管壁上焊有一段高于套管接箍的碳化钨耐磨凸起。
使用时,在钻井套管柱下部每隔一、二根套管安装一个套管磨损保护短接,在套管柱上部每隔8~10根套管安装一个套管磨损保护短接。
钻井过程中,套管与地层岩石或上一级套管的接触力主要分布在较小的耐磨带区域,而耐磨带的摩擦系数比套管接箍或管体小,从而大大提高了钻井套管的耐磨特性,因此,使用该特制短接具有良好的防磨、减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套管钻井用套管磨损保护短节结构简单,现场使用方便,减磨、防磨效果好,能够满足套管钻井完钻后对钻井套管柱的强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套管磨损保护短节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螺纹2、碳化钨耐磨凸起3、耐磨带4、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管磨损保护短节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取一根外径与钻井套管接箍外径一致的圆管短节,将圆管短节的一端加工成与套管管体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1,将圆管短节的另一端加工成与接箍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4,圆管短节的中部为耐磨带3,在耐磨带3的外管壁上焊一段高于套管接箍的碳化钨耐磨凸起2。
耐磨带宽度3,一般为25.4mm;碳化钨耐磨凸起2高于套管接箍高度,一般为2.4~4.0mm;碳化钨耐磨凸起2端部距内螺纹1端部的距离,一般为6.0~8.0mm;中部无螺纹段长度,一般为82.2~96.9mm。该圆管短接外径则与钻井套管接箍外径一致,该圆管短接两端与所用钻井套管螺纹连接。耐磨带的耐磨凸起采用凸焊方式进行敷焊,其材料为碳化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1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均流作用的变换器
- 下一篇:无线传输煤矿安全监测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