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自扰动换热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8644.3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55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何景熙;陈善地;舒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天瑞化工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14 | 分类号: | F28F1/14;F28F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1326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扰动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冷却工艺的空气冷却器、蒸发器的换热管。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的空气冷却器、蒸发器中的换热装置,主要是采用高精度无缝流体钢管作为换热管,或将钢管作为基管,在其圆周上沿轴向固定连接若干翅片以增大换热面积来加强换热。但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当基管内被冷却或加热工质是高粘度液体时,很容易在基管的内壁产生结垢,而一旦形成结垢则不容易清除,将会大大增加换热的热阻,导致换热管的换热效率下降,此时对于基管上连接有翅片的换热管也会带来一定的附加热阻,减小换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强化换热和有效减少结垢的用于空气冷却器、蒸发器的高效自扰动换热管。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自扰动换热管,包括基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管内增设弹性扰动装置。
上述弹性扰动装置可由弹性扰动件和固定件组成;其中所述弹性扰动件的一端或两端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的两端与所述基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可位于所述基管内壁的直径处或直径的一侧处,可根据工质流体的工况具体确定。
上述弹性扰动件可为螺旋形弹簧或螺旋片;所述固定件可为圆柱形或方柱形。
上述基管的外侧圆周上也可设置若干固定连接的翅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自扰动换热管在工质流体以一定的流速通过基管时,由于固定件的阻挡增大了流速,同时工质流体因粘性及速度冲量对弹性扰动件产生冲力,弹性扰动件则由于自身弹性产生反作用的弹力而在基管内的轴向产生类似于简谐振动的来回运动,并且由于受轴向运动和工质流体紊流的影响,弹性扰动件同时产生径向和环向振动,弹性扰动件的这些运动一方面增加了工质流体的脉动速度,另一方面改变了工质流体的运动状态,增加了工质流体的紊流度,强化了工质流体与基管间的换热,增强了换热效果。另外,工质流体扰动的增加有效地抑制了污垢的产生和沉积,从而减小换热管的热阻,也减少了对换热管的清洗工作量,提高了换热管的使用效率,从而大大提高空气冷却器、蒸发器的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用图1中的高效自扰动换热管组成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高效自扰动换热管,包括基管1,及所述基管1外侧圆周上的若干固定连接的翅片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管1内增设弹性扰动装置。
所述弹性扰动装置由弹性扰动件3和固定件4组成;其中所述弹性扰动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件4焊接连接,所述固定件4的两端与所述基管1的内壁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扰动件3为螺旋形弹簧;所述固定件4为方柱形,且位于所述基管1内壁的直径处。
图3中的换热装置采用由图1中的高效换热管组成的上、下两排翅片式高效换热管束7,所述翅片式高效换热管束7的两端分别与前管箱5、后管箱6固定连接,在所述前管箱5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连接有工质进管5-1和工质出管5-2,工质由前管箱5的工质进管5-1进入上排翅片式高效换热管束7进行换热,经后管箱6转换流入下排翅片式换热管束7再进行换热,最后经前管箱5的工质出管5-2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天瑞化工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天瑞化工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8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