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类益智玩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8103.0 | 申请日: | 200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87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然 |
主分类号: | A63F9/08 | 分类号: | A63F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4700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益智 玩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益智玩具,特别是环类益智玩具。
背景技术
现在用于娱乐消遣的环类玩具很多,但大多是魔术表演性质的,如常见的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圆环相互之间的任意套入或取出,这类玩具一旦知道其原理则很容易操作,只要动作快,手巧,就能完成表演,对训练智力没有多大帮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类益智玩具,该玩具结构简单,成本低,难度适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环类益智玩具,具有环套组合和插框,所述环套组合由横梁、悬梁及分别设置在横梁和悬梁两端的环构成,悬梁有上下两根且为弧形,上悬梁通过其两端的环挂在横梁上,下悬梁通过其两端的环挂在上悬梁上,横梁两端环的外径大于上悬梁两端环的内径,上悬梁两端环的外径大于下悬梁两端环的内径;所述插框一端为手柄,另一端是由条形材料弯折形成的具有三个连续U形部的框。
本实用新型的玩法一是:将插框套在环套组合上,二是:将插框从环套组合上取下。游戏者一手拿住横梁,一手拿插框的手柄,在套插框时,将插框内凸的U形部插入上悬梁的一个环内,使外凸的两个U形部的内边抵在上悬梁的环上,横梁上的环穿过内凸的U形部开口,再将内凸的U形部从上悬梁的环内退出,即插框就套在上悬梁上,此时,将插框上内凸的U形部插入下悬梁的环后,再插入上悬梁的环内,将横梁的一个环穿过内凸的U形部开口,在退出内凸的U形部,将上悬梁的环也穿过内下凸的U形部开口,再将横梁的环从内凸的U形部开口退出,此时,插框就套在了下悬梁上。
在环套组合上取下插框时,将套在下悬梁上的插框的内凸的U形部插入上悬梁的环内,横梁上的环穿过内凸的U形部开口,将内凸的U形部从上悬梁的环上退出,插框就进入了上悬梁上,再将插框上内凸的U形部插入下悬梁的一个环内,再插入上悬梁的一个环内,将横梁的一个环穿过内凸的U形部开口后,向前推横梁,再将上悬梁的环从内凸的U形部开口退出,最后退出横梁上的环,此时,插框就从环套上取下。即实现了插框的套与取,本实用新型操作难度适中,结构简单,既达到了益智、娱乐消遣的目的,又具有一定的魔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环套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一组、三组或四组,还可以设置多组,只是随着组数的增加,其过渡杆尺寸相应减小,以增加一定的难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和难度适中。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套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插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插框套在上悬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插框套在下悬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环类益智玩具,由环套组合和插框两部分构成,环套组合由横梁1、悬梁及分别设置在横梁1和悬梁两端的环构成,悬梁有上下两根且为弧形,上悬梁2通过其两端的环21、22挂在横梁1上,下悬梁3通过其两端的环31、32挂在上悬梁2上,横梁1两端环11、12的外径大于上悬梁2两端环21、22的内径,上悬梁2两端环21、22的外径大于下悬梁3两端环31、32的内径;插框一端为手柄4,另一端是由条形材料弯折形成的具有三个连续U形部41、42、43的框。
本实用新型的玩法一是:将插框套在环套组合上,二是:将插框从环套组合上取下。游戏者一手拿住横梁1,一手拿插框的手柄4,在套插框时,将插框内凸的U形部42插入上悬梁2的一个环21(或22)内,使外凸的两个U形部41、43的内边抵在上悬梁2的环21(或22)上,横梁1上的环11(或12)穿过内凸的U形部42开口,再将内凸的U形部42从上悬梁2的环21(或22)内退出,参见图3,插框就套在上悬梁2上了,此时,将插框上内凸的U形部42插入下悬梁3的环31(或32)后,再插入上悬梁2的环21(或22)内,将横梁1的一个环11(或12)穿过内凸的U形部42开口,再退出内凸的U形部42,将上悬梁2的环21(或22)也穿过内凸的U形部开口42,再将横梁1的环11(或12)从内凸的U形部42开口退出,此时,参见图4,插框就套在了下悬梁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然,未经刘洪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8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卸汽车中、后桥拉臂衬套拆装工具
- 下一篇:液化天然气汽车供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