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压式井口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7773.0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1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何祥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市东昊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38 | 分类号: | E21B33/038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7001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井口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油田油井的液面测量的连接井口和回声仪且产生声源的气压式井口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井的不断开采,油井中液面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给我们的采油作业及测量带来了不便。为达到获取最新液面数据的目的,常用回声仪来测量油井液面深度,连接井口和回声仪且产生声源的装置称为井口连接器。通常的井口连接器均采用无弹头子弹作为声源,通过击发子弹产生声波,回声仪通过接收从井下反射回来的声波通过分析来得出液面深度数据,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时必需进行更换声弹及其它的相关操作步骤,安全性低,成本高,步骤繁琐,并且子弹管制严格,给本身安全性要求极高的油田开采领域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增加了管理难度。目前市场上已经研制出气压式井口连接器,但是结构存在着重量大,现场操作不便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井口连接器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压式井口连接器,该井口连接器重量轻,连接方便,能够在不需采用子弹作声源及进行其它额外的操作的情况下安全方便地连续多次测量液面数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带有上下两腔体的枪体,下接头通过梯形螺纹与套在枪体下端台阶上的由壬接头联接,且与枪体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在枪体上下两腔体之间的实体部分采用螺纹孔形式联接有微音器、压力表接口、放气旋钮,在平行于轴线方向钻有联通上述零部件与下腔体的通孔,在实体部分开有联通上下腔体的通孔,压差阀的下端伸入该孔中,并且与其密封连接,压差阀上端伸入压盖上的中心孔,并且被安装在压盖上的击发机构及扳机所控制,压盖同时又通过螺纹与枪体上腔体相连接,并且在其之上还通过螺纹联接有进气接口及放气旋钮。
下接头与由壬接头外表面钻有与勾形扳手配合的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现场安装方便,可以在不采用危险性极高的子弹作声源及进行其它额外的操作的情况下安全方便地连续多次测量液面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面结构图。
图中:(1)下接头、(2)由壬接头、(3)放气旋钮、(4)枪体、(5)击发机构、(6)扳机、(7)压盖、(8)压差阀、(9)压力表接口、(10)微音器、(11)进气接口、(12)放气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上下两腔体的枪体4,下接头1通过梯形螺纹与套在枪体4下端台阶上的由壬接头2联接,且与枪体4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在枪体4上下两腔体之间的实体部分采用螺纹孔形式联接有微音器10、压力表接口9、放气旋钮3,在平行于轴线方向钻有联通上述零部件与下腔体的通孔,在实体部分开有联通上下腔体的通孔,压差阀8的下端伸入该孔中,并且与其密封连接,压差阀8上端伸入压盖7上的中心孔,并且被安装在压盖7上的击发机构5及扳机6所控制,压盖7同时又通过螺纹与枪体4上腔体相连接,并且在其之上还通过螺纹联接有进气接口11及放气旋钮12。
下接头1与由壬接头2外表面钻有与勾形扳手配合的孔。
下接头下端与待测油井的套进或“和尚头”连接,上端通过由壬形式与枪体连接,这种形式可以解决以往的井口连接器的结构在当套进贴进地面的情况下,必须旋转枪体本体但又碍于枪体上的其它零部件而无法连接的问题。枪体分为两个腔体,两腔体通过一定直径的通孔联通,在枪体上还连接有微音器、放气旋钮、压力表,它们均通过通孔与下腔体联通。上腔体用带有扳机及击发机构的压盖与枪体连接并密封,在压盖中也存在有与枪体中联通上下腔体的通孔同心的孔,压差阀便在两通孔中往返运动。通过控制压差阀下端与通孔的节流边间隙及角度,可以产生极高频率的声波,提高反射效果。这种形式可以解决通常的气压式井口连接器生产的声波频率很低,反射效果不好,信号较弱,而且由于井下情况比较复杂、噪声比较大,信号常被淹没在噪声中,反映在仪器上很难辨别的问题,从而达到精确测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市东昊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濮阳市东昊机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7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电解槽用双金属打壳锤头
- 下一篇:一种蚀液再生及铜回收预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