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管内泄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7242.1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46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乃儒;王中伟;王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大综合服务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10 | 分类号: | E21B3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38000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管 内泄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地面水力作用的油井不压井修井作业油管内泄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油井修井作业,上修前需要进行压井,牵扯大量的配套设备保证,影响作业进度,耗费大量压井液,容易对油层造成伤害。
“油井不压井修井作业技术”是应用油水井带压作业原理及技术,配合使用配套的双作用凡尔、水力环保节能泄油器、油管刮油防喷装置、油杆刮油防喷装置等,来实现油井不压井作业。“油管内泄油技术”就是“油井不压井修井作业技术”的一项技术组成部分,主要解决在起油管过程当中,管内液体溅落地面和油管内存在的溢流问题。
分析起油管过程当中,造成的地面污染,主要有油、套环型空间存在的溢流和油管内液体溅落地面及油管内溢流造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力节能环保油管内泄油器,该泄油器在地面水力作用下,泄油器打开,管内液体被推入井筒内,油管内堵塞装置下行至泄油器工作筒时,停止下行,同时实现对油管内的密封,防止井内溢流经油管喷、溢现象的发生,从而完成油管内泄油和油管内的防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管内泄油器包括上接头;上刚体、下刚体、定压销钉、泄油孔、“O”型圈、泄油滑套;其特征在于:上刚体与下刚体为螺纹连接,并通过“O”型圈密封;定压销钉固定在下刚体壁上,为螺纹连接;泄油滑套上部位于上刚体内,下部位于下刚体内,通过定压销钉的台肩固定,泄油滑套一段内壁与下刚体的一段内壁相对固定连接,通过“O”型圈与下刚体密封,泄油孔位于泄油滑套的下部,下刚体与泄油滑套相对固定段上,上接头与上刚体上端部连接。
该泄油器在地面水力作用下,泄油滑套开始下行,压力达到18-20MPa时,定压销钉被泄油滑套剪断,泄油滑套下行,下行至下刚体上台肩时,停止下行,此时,泄油孔下行至下刚体下部泄油区,从而完成油管内泄油。
该泄油器在地面水力作用下,泄油器打开,管内液体被推入井筒内,油管内堵塞装置下行至泄油器工作筒时,停止下行,同时实现对油管内的密封,防止井内溢流经油管喷、溢现象的发生,从而完成油管内泄油和油管内的防喷。
附图说明:
图1油管内泄油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接头;2、上刚体;3、下刚体;4、定压销钉;5、泄油孔;6、“O”型圈;7、“O”型圈;8、泄油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所述的油管内泄油器结构加以说明。
油管内泄油器包括上接头1、上刚体2、下刚体3、定压销钉4、泄油孔5、“O”型圈6、7、泄油滑套8。
上刚体2与下刚体3为螺纹连接,并通过“O”型圈7密封;定压销钉4固定在下刚体3壁上,为螺纹连接;泄油滑套8上部位于上刚体2内,下部位于下刚体3内,通过定压销钉4的台肩固定,泄油滑套8一段内壁与下刚体3的一段内壁相对固定连接,通过“O”型圈6与下刚体密封,泄油孔5位于泄油滑套8的下部,下刚体3与泄油滑套8相对固定段上,上接头1与上刚体2上端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大综合服务公司,未经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大综合服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72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结构离心鼓风机的流道
- 下一篇:一种油润滑离心鼓风机油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