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管束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87234.7 | 申请日: | 2007-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07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博;王荣春;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F9/013 | 分类号: | F28F9/0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建国 |
| 地址: | 10002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束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装置,尤其是制液、固碱设备及化工、石油化工等液体提纯设备中的蒸发器。
背景技术
在制液、固碱或其它液体提纯过程中,由于化工工艺流程或产品浓度要求,换热部件中的壳程介质需要达到一种稳定的大流速,保证一定的流通面积。所以不能采用一般的折流板型式。但这样一来长达几米的换热管束中间由于没有支撑,就会导致设备在运转过程中换热管束产生较大震动,进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体提纯蒸发装置中的换热管束支撑装置,它既可以减少换热管束的震动,又不影响壳程流通面积,使设备稳定正常的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管束支撑装置,它置于蒸发器的壳体内部,包括一个支撑环2、若干个连接板1和一个棱形筛框支撑架3,换热管束中的各个换热管分别穿过支撑架3中的棱形网格;棱形筛框支撑架3固定连接在支撑环2的内壁上;若干个连接板1沿支撑环2外周均布,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环2的外壁上,另一端与蒸发器的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棱形筛框支撑架3由若干个连接件4组成,各个连接件4上分别开有若干个与其平面成60度角,宽度为3的条形开口,连接件4通过条形开口相互均匀交叉焊接成的棱形筛框支撑架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步改进,连接板1、支撑环2和连接件4为金属板材。
这种换热管束支撑装置,即给换热管束起到支撑作用,使其减少震动,运行稳定,又不影响壳程中介质的流动性,介质流动阻力减小到最小,满足化工工艺流程的要求及保证物料特性达到产品质量。而且结构合理,加工制造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结构稳定,承受力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置于蒸发器的壳体内部,包括一个支撑环2、若干个连接板1和一个棱形筛框支撑架3,换热管束中的各个换热管分别穿过支撑架3中的棱形网格;棱形筛框支撑架3固定连接在支撑环2的内壁上;若干个连接板1沿支撑环2外周均布,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环2的外壁上,另一端与蒸发器的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棱形筛框支撑架3由若干个连接件4组成,各个连接件4上分别均匀地开有若干个与其平面成60度角,宽度为3mm的条形开口,连接件4通过条形开口相互均匀交叉焊接成的棱形筛框支撑架3。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板1、支撑环2和连接件4为金属板材。
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热管束支撑装置,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7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